“章子欣父親”被冒名發文 流量先行讓新聞倫理喪失

2019-07-17
来源:中國青年報

  文丨梁博宇

  近日,杭州女童章子欣失聯溺亡一事備受公眾關注。7月13日下午,杭州警方發現疑似失聯女童章子欣的遺體。隨後,一個顯示經認證名為“章子欣父親”的百度賬號發表了一則動態,以父親的口吻表達了對女童的哀悼。網友普遍認為,在遺體身份尚未確認的情況下,女童父親發表這條動態的時間、內容、語氣都十分不妥,部分網友甚至據此對女童父親提出了譴責。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條動態其實根本就不是章子欣父親所發,而是百度新聞當值編輯在未經女童父親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發表。事後,百度方面刪除了動態,進行了道歉,發表動態的編輯也被解聘。

  就事件本身來看,失聯女童的命運多日以來受到各方關注,一條不合時宜的動態,足以引起網友對女童父親的強烈誤解,也會給沉浸在悲痛中的女童家人帶來意外的麻煩、造成更多傷害。而跳出事件之外,單看百度新聞編輯發表這條動態的行為,體現出的則是新聞媒介素養的匱乏和新聞倫理的缺失。

  根據百度的解釋,“章子欣父親”的賬號系經女童父親本人授權於7月10日開通,本意是利用網絡力量尋找失聯女童。但即便如此,女童父親也只是讓渡了運營賬號的權利,百度新聞編輯無權不經其許可發表內容,更不應該揣測其心理、為其代言。事實上,未經當事人核實的心理描寫正是新聞報道的大忌。在傳統媒體時代,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導致不實報道,甚至引發讀者的誤解和謠言的傳播。而對於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的網絡媒體來說,擅自發表此類信息,只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在當今的媒介環境下,“流量先行”的觀念不斷蔓延,越來越多的網絡媒體和自媒體為求奇求快,往往忽略對事實的求證,甚至編造故事、扭曲細節、制造謠言。僅在今年,就先後有自媒體發布“女孩因奶奶只給弟弟做蛋花湯而自殺”“華大基因導致14萬孕婦基因組外流”“中國聯通不支持華為5G”等不實新聞。本次事件中,百度新聞編輯的行為,也不免有急於發布信息、蹭熱度、求流量之嫌。這些不實新聞小則引發網民誤解、帶偏輿論走向,大則化為謠言,造成輿論劇震。而由於第一印象的作用,後續的辟謠會十分艱難,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即使謠言得到了化解,其傳播過程中對相關者造成的傷害也已無法挽回。

  此外,盡管第一時間給出了回應和處理結果,百度在此次事件中仍然難辭其咎。發表動態是當值編輯的個人行為,但任用嚴重缺乏媒介素養和新聞倫理的人員來運營新聞平台,難道不是管理方的責任嗎?諸如此類的錯誤,只在事後進行緊急處理是遠遠不夠的。作為當今中國傳媒行業的流量大戶,百度有責任和義務從源頭上規避此類問題。

  當然,指望所有的媒體和自媒體都保持自覺並不現實,要改變媒體行業的現狀,還應有強力制度的約束。對於不實信息的源頭,應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提高其行為成本,以降低其違法違規傾向。對於這些信息發布的平台,也應嚴加規定,明確其應承擔的責任,以令其對相關信息進行更嚴格的審核、對相關人員進行更完善的篩選和培訓。在唯流量論十分嚴重、虛假信息日趨泛濫的今天,即使不能一蹴而就地解決問題,至少也應步步為營地改變現狀,逐漸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近日,杭州女童章子欣失聯溺亡一事備受公眾關注。7月13日下午,杭州警方發現疑似失聯女童章子欣的遺體。隨後,一個顯示經認證名為“章子欣父親”的百度賬號發表了一則動態,以父親的口吻表達了對女童的哀悼。網友普遍認為,在遺體身份尚未確認的情況下,女童父親發表這條動態的時間、內容、語氣都十分不妥,部分網友甚至據此對女童父親提出了譴責。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條動態其實根本就不是章子欣父親所發,而是百度新聞當值編輯在未經女童父親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發表。事後,百度方面刪除了動態,進行了道歉,發表動態的編輯也被解聘。

  就事件本身來看,失聯女童的命運多日以來受到各方關注,一條不合時宜的動態,足以引起網友對女童父親的強烈誤解,也會給沉浸在悲痛中的女童家人帶來意外的麻煩、造成更多傷害。而跳出事件之外,單看百度新聞編輯發表這條動態的行為,體現出的則是新聞媒介素養的匱乏和新聞倫理的缺失。

  根據百度的解釋,“章子欣父親”的賬號系經女童父親本人授權於7月10日開通,本意是利用網絡力量尋找失聯女童。但即便如此,女童父親也只是讓渡了運營賬號的權利,百度新聞編輯無權不經其許可發表內容,更不應該揣測其心理、為其代言。事實上,未經當事人核實的心理描寫正是新聞報道的大忌。在傳統媒體時代,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導致不實報道,甚至引發讀者的誤解和謠言的傳播。而對於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的網絡媒體來說,擅自發表此類信息,只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在當今的媒介環境下,“流量先行”的觀念不斷蔓延,越來越多的網絡媒體和自媒體為求奇求快,往往忽略對事實的求證,甚至編造故事、扭曲細節、制造謠言。僅在今年,就先後有自媒體發布“女孩因奶奶只給弟弟做蛋花湯而自殺”“華大基因導致14萬孕婦基因組外流”“中國聯通不支持華為5G”等不實新聞。本次事件中,百度新聞編輯的行為,也不免有急於發布信息、蹭熱度、求流量之嫌。這些不實新聞小則引發網民誤解、帶偏輿論走向,大則化為謠言,造成輿論劇震。而由於第一印象的作用,後續的辟謠會十分艱難,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即使謠言得到了化解,其傳播過程中對相關者造成的傷害也已無法挽回。

  此外,盡管第一時間給出了回應和處理結果,百度在此次事件中仍然難辭其咎。發表動態是當值編輯的個人行為,但任用嚴重缺乏媒介素養和新聞倫理的人員來運營新聞平台,難道不是管理方的責任嗎?諸如此類的錯誤,只在事後進行緊急處理是遠遠不夠的。作為當今中國傳媒行業的流量大戶,百度有責任和義務從源頭上規避此類問題。

  當然,指望所有的媒體和自媒體都保持自覺並不現實,要改變媒體行業的現狀,還應有強力制度的約束。對於不實信息的源頭,應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提高其行為成本,以降低其違法違規傾向。對於這些信息發布的平台,也應嚴加規定,明確其應承擔的責任,以令其對相關信息進行更嚴格的審核、對相關人員進行更完善的篩選和培訓。在唯流量論十分嚴重、虛假信息日趨泛濫的今天,即使不能一蹴而就地解決問題,至少也應步步為營地改變現狀,逐漸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