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深圳富源学校高考移民问题有了调查结果。但目前的处理只是针对户籍从衡水挪到深圳的高考移民,而据媒体报道,富源学校还存在代培模式,即招录广东户籍的学生,送到衡水中学上课,但仍在深圳参加高考,学籍则挂靠在富源学校。
据调查,衡水中学在国内10个省份开设至少18所分校,都采取和富源中学类似的代培模式。而代培模式,按广东的高考政策是允许的。
按照政策,有广东户籍的学生,学籍在外省,可以回到广东省参加高考,只要有完整的高中学籍即可。该政策的本意是给有本省户籍但随父母在外省生活的学生创造便利,但却被一些学校利用来运作代培模式。
代培模式和高考移民两者性质不同。高考移民是违规办理户籍、学籍,侵占本地户籍考生的高考权利,是明确要治理的。而代培则符合政策要求,甚至被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鼓励,是其教改措施之一。
现在这一模式被质疑,表明部分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恶性高考竞争,对于地方教育生态的危害。有这种意识,首先是一种进步——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名,实则单纯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做法,逐渐行不通了。
代培模式,从学校办学角度来说,本来也是积极的教改探索,这犹如大学间的交换生模式,可以给学生跨校学习体验,让更多学生共享教育资源。但发生在中学间的“代培”,却变为强化的高考训练,其目的只是获得应试高分。
有意思的是,这种合作办学方式,在过去10多年来,是受到部分地方教育部门的追捧以及家长支持的,而衡水中学能在各地办多家分校,就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分析,只有浙江等极少数省市曾反对这一代培模式,而有的舆论还曾嘲讽这是浙江的学校怕竞争。但如今,引入这种模式的地方教育部门恐怕需要从长远角度思考这种办学模式,会对当地教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此次深圳富源学校的高考移民问题,让代培模式对当地学校办学的影响充分暴露出来。这让人们看清,其实质就是应试训练,以高考分数“碾压”其他学校、学生,进而把其他学校也裹挟进这种升学竞赛之中。
可能有人还会强调这种模式的合理性:别人能提高分数,这是人家的努力和本事,怪只能怪自己考不过别人。但围着分数来办学,本身就是错误的,而纵容这种模式发展,则会让基础教育办学向唯分数论倒退,也让步履艰难的素质教育改革更加艰难。
要从根本上治理这一问题,就需要大家认识到,单纯围绕高考分数培养考生的办学模式是扭曲的,而固守这一模式,则会让其教育生态因恶性高考竞争而难以重建。也只有破除唯分数论,让学校更加重视给学生以完整的教育,才是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