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珍
近日,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舉辦了一場名為「突破困境,迎接挑戰」重振台灣競爭力的會議。會上,馬英九用一串串資料比較他與蔡英文的執政成效,透過這些數字我們清楚地看到,兩岸經貿密不可分,兩岸關係是台灣經濟的壓艙石,兩岸關係好,台灣經濟才會好。
兩岸關係對台影響大
台灣是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型經濟體,對國際市場依賴至深。可以說,國際市場打個「噴嚏」,台灣經濟就會「感冒」。從這點來說,馬英九的運氣的確不太好,在他任上8年,世界經濟先後遭遇金融風暴、歐債危機與全球出口萎縮三大衝擊,平均增長率只有2.3%,但由於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實現了全面三通,簽署一系列經濟合作協定,兩岸關係步上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快車道,使台灣經濟在驚濤駭浪中,保持了平穩增長,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2.83%,位於世界各國的前列。2010年台灣的經濟成長更高達10.6%,是24年來第一次,位居全球第四名;歐債危機後,2014年經濟成長率為4%,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因為這一年兩岸簽署了《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大陸對台產品降低進口關稅,包括工具機、石化產品乃至於中小企業生產的電鍋、單車、內衣等台灣產品大量進入大陸。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平均每年為733億美元,8年合計5900億美元。同時,兩岸直航後,赴台大陸遊客從30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418萬人次,境外訪客總計1043萬人次,觀光產業鏈上的商家賺得盆滿缽滿,創造了4300億元新台幣的觀光外匯收入,是他上任前的2.8倍。
反觀蔡英文上台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推行一系列「去中國化」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使得兩岸交流合作的氛圍丕變,兩岸關係陷入冰冷的僵局,陸客赴台意願大幅降低,各方面交流合作驟然降溫,加上蔡英文貪功冒進,推出許多不切實際的所謂改革,對台灣經濟產生嚴重影響。即使2017年受全球經濟十年來最強勁復蘇的帶動,台灣的經濟增長率達到2.84%,但卻低於全球平均增長率3.7%。2018年台灣經濟增長率更下滑到2.63%,同樣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蔡英文聲稱,她上台後,台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的。資料會說話,民眾的感受更真實。事實上,人們看到蔡英文執政下的台灣市面蕭條,景氣下滑,觀光業一片哀嚎,升斗小民搶衛生紙、搶雞蛋、搶電信資費優惠套餐的景象接連出現;企業界要求改善兩岸關係、糾正其錯誤的勞工、能源等政策的呼聲不斷;面對全球區域經濟的加速整合,蔡英文極力推行的新南向成效甚微,想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卻因沒有良好的兩岸關係而不得其門而入,台灣經濟邊緣化的危機愈加凸顯。
馬、蔡時期兩相對照,可以看出兩岸關係對台灣經濟至關重要。兩岸關係好,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順暢,會為台灣經濟帶來巨大發展的動力,甚至在2008年世界發生金融風暴時,兩岸聯手,通力合作共同抵禦風險,才有了2009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10.6%的奇迹。反之,兩岸關係不佳,兩岸經濟交流合作遇阻,台灣經濟發展必受其害。
兩岸經貿關係斬不斷
兩岸經貿有着優勢互補的天然要素。自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關係。許多年來,大陸一直是台灣最大的外貿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台灣五分之二的產品出口到大陸(及香港),近幾年,每年從大陸獲利1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大陸是台商海外最大「製造基地」,也是台灣母公司獲利的主要來源地。可以說,兩岸經貿撐起台灣經濟的一片天。
儘管蔡英文自上任以來,積極推行「遠中」、「脫中」的兩岸經貿政策,企圖以新南向取代兩岸經貿往來,但是2018年兩岸貿易額仍達到2262億美元,同比成長13.2%,佔台灣對外貿易的41%,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接近1300億美元。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硝煙瀰漫,蔡當局見獵心喜,極力游說台商從大陸撤退回台或轉投東南亞等地,但台商在大陸的投資仍達到4911項,同比成長41.8%。這充分說明經濟規律不可逆,大陸對台商的吸引力不僅沒有減退,反而因大陸擴大開放和推出31條惠台措施等,令台商更加看好在大陸的發展。蔡當局企圖用「台獨」意識形態來切割兩岸經貿,在經濟上「遠中」、「脫中」只是徒勞。
當前,大陸正在把中美貿易摩擦的危機轉化為擴大改革開放,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發展的轉機,為大陸乃至世界帶來無限商機,也給兩岸經濟帶來巨大的合作空間。然而,民進黨、蔡英文卻對此視而不見,甚至為了在2020大選中保住政權,繼續煽動 「反中」、「仇中」的氣氛,編織「台獨經濟學」的迷夢,虛構台灣經濟可以不靠大陸的神話,迷惑深綠選民,騙取選票,哪怕白白犧牲台灣經濟發展的機遇也在所不惜。這種只為一黨之私的操作,只會給台灣經濟和台灣民眾的福祉帶來更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