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通信

國務院定了!11月底前在全國全面實施“攜號轉網”

2019-05-1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發揮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多重效應。

  會議指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進一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增強網絡基礎能力,不僅給企業和群眾增便利添實惠,更能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带動擴大就業、發揮數字經濟等新動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是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一舉多得之策。同時,會議指出,11月底前在全國全面實施“攜號轉網”,深入做好准備工作。

  就在上周,工信部、國資委剛剛印發《關于開展深入推進寬带網絡提速降費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開展千兆寬带入戶示范、推動移動網絡擴容升級、深化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等十項重點任務。

  在逾300城部署千兆寬带入網

  網絡提速降費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一項熱點,近三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網絡提速降費工作,也布置了相應的任務。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重申,要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並提出多項舉措。

  一是把加快網絡升級擴容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着力點。今年實現光纖到戶接入端口佔比超過90%,在300個以上城市部署千兆寬带接入網絡,推動固定和移動寬带邁入千兆時代。針對農村、邊遠地區等薄弱環節,全年擴容及新建4G基站超過60萬個,實現全國行政村覆蓋率超過98%。

  二是突出增強工業互聯網、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的網絡能力,加大有效投資力度。加強工業互聯網專線建設。年內實現全國中小學寬带網絡接入率達到97%,普遍具備百兆接入能力。推動縣級以上醫院和醫聯體專網全覆蓋。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教师翟瑞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增強網絡基礎能力可以讓企業更好地實現“互聯網+”,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可以為更充分實現工業物聯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讓企業更迅速、更精准地把控生產、消費的全過程,及時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捕捉到客戶需求/市場發生變化的蛛絲馬跡,不斷極致化滿足和提升用戶的體驗需求,為用戶打造更個性化、更實用、更好玩的使用體驗,促進企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消費者可享更多互聯網紅利

  網絡提速降費不僅關系到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带動擴大就業、發揮數字經濟新動能,更能在電信服務上带給老百姓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項舉措,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要落實降低資費要求。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通過下調資費價格、免費提速升檔等方式,年內實現中小企業寬带平均資費降低15%;通過實施普惠制套餐升檔降費、大幅降低套餐外流量單價、針對低收入和老年群體推廣“地板價”資費,多措並舉實現移動流量平均資費降低20%以上;推動內地與港澳地區間流量“漫游”費降低30%。

  此外,在今年11月底前,要在全國全面實施“攜號轉網”,深入做好准備工作。嚴查擅自增加辦理條件等行為。

  會議明確,要清理規范套餐設置,年內再精簡目前在售套餐數量15%以上,推動解決數量多、看不懂、選擇難等問題,讓消費者得到更多實惠。

  事實上,自提速降費提出以來,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信部此前發布的《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解讀》中提到,電信綜合價格指數同比下降56.7%,超前完成網絡提速降費的目標任務。

  翟瑞瑞認為,提速降費對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利好就是可以減少每月對流量、限速、費用開支的顧慮,減少由網絡問題带來的不好體驗。“未來消費者可以通過低價享受到更暢通、更高速的網絡服務,可以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互聯網带來的紅利,如接受在線教育培訓、享受在線醫療服務等。”

[責任編輯:蔣璐]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