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鍾穎琳報道:政府統計處昨公布本港10月通脹達到2.7%。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2.7%,升幅與今年9月份相若。若撇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10月基本通脹為3%,較今年9月的按年升3.1%略為回落,主要由於新鮮蔬菜及旅遊費用升幅收窄所致。
政府指出經季節性調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從今年8月至10月期間平均每月升幅為0.2%,與今年7至9月期間升幅相若;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升幅同為0.2%,與7至9月的3個月平均升幅一致。
首10月通脹升2.4%
政府又指出10月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3.2%、2.5%及2.3%,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後,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分別升3.5%、2.9%及2.6%,而9月份升幅為3.6%、2.9%及2.7%,即三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均放緩。
政府指出在今年首10個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2.4%,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則分別升2.7%、2.3%及2.2%。
菜價及旅遊費用升幅減慢
至於電力、燃氣及水等項目價格在10月綜合物價指數,以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升幅最快,分別升4.1%及4.6%,食品(不包括出外用膳)升幅分別為3.9%及3.8%,外出用膳均升2.7%,衣履分別升2%及2.8%,交通分別升1.6%及1.9%(詳見附表)。
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新鮮蔬菜價格以及旅遊費用的升幅減慢,10月基本通脹率輕微下降至3%,於本地成本上升,以及早前新訂住宅租金上升的影響繼續浮現,未來數月的通脹率或仍有一些輕微的上升壓力。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情況,特別是通脹對低收入人士影響。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由於季節性因素,未來數月通脹會有輕微上升是肯定的,但大幅上漲機會則很微,他又稱,過了農曆新年後,通脹才會有所回落。
港通脹壓力大過內地與美國
【香港商報网訊】連續幾日,各地都公布了通脹率,美國方面,受汽油和租金價格上升推動,10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升幅加大至0.3%,受汽油價格上升3%,以及屋租上升0.3%帶動。指數按年升幅加大至2.5%。上月扣除食品同能源項目的核心指數上升0.2%,符合市場預期,按年上升2.1%。
美失業率處48年低位
數據反映美國通脹壓力仍然溫和。高盛認為,2018年內,美國經濟表現較好,亮眼之處主要在於:GDP增速有望超3%、失業率處於48年新低、就業市場空前火爆、通脹回升至接近目標值2%。
中國內地方面,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至2.5%,與上月持平,符合市場預期,工業品出廠價(PPI)按年升幅則回落至3.3%。
分析人士認為,物價上行壓力仍在,但中美貿易戰下,中國內地需求走弱,物價上升不會持續,通脹壓力不大,預計短期貨幣政策將維持穩中偏鬆。
香港全年通脹預測調高
展望未來,經濟前景面對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環球經濟的增長動力近期有所減弱。再者美國與中國內地的貿易摩擦已拖累環球經濟氣氛,或會波及環球貿易及投資活動。貿易摩擦對香港對外貿易的影響已開始浮現,並料短期內會更趨明顯。
該名分析人士表示,未來本地成本已隨經濟持續擴張而上升,加上早前新訂住宅租金上升的影響繼續浮現,通脹率在年內或仍有一些輕微的上行壓力。考慮到今年以來的實際數字,2018年全年的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及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預測,從8月時公布的2.5%及2.2%,在今輪覆檢分別略為上調至2.7%及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