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9月初,美股、港股、國內A股市場的中國遊戲公司股價集體大跌,騰訊、網易兩大巨頭自3月中旬以來,市值蒸發分別逾14000億港元、1371億港元。對國內遊戲行業來說,2018年的「冬天」來得太早了。
單從港股來看,從今年3月15日以來,遊戲股整體市值已累計蒸發15000億港元。
如何捱過「寒冬」成為國內遊戲行業的熱門話題。
源起:國內遊戲行業政策收緊
國內自今年3月起加強對遊戲行業的監管,遊戲審核暫停,版號凍結,大批排隊的遊戲無法入場;到下半年,版號審核並未重新開放,反倒是在8月底等來國家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路遊戲實施總量調控。同時,據傳未來還將有遊戲版號配額制和遊戲行業專項稅,最先被開刀的是棋牌類遊戲。
在此背景下,9月初一則關於「騰訊裁員6000人準備過冬」的傳言不脛而走,雖然事後被騰訊官方證偽,但是切中行業痛點的謠言仍帶來不少的激蕩。
國內遊戲「寒冬說」一時鋪天蓋地,業內關於中小廠商如何捱過「寒冬」也展開戰略性的討論,而精品自研、多元化營收、出海就是被廣泛認可的三條路徑。相較於前兩項完全依靠企業自身的業務結構調整及研發力度提升,第三項-「出海」是更為普適、更速效的調整方法。
基於國內日益嚴苛的遊戲行業發展環境,國際化的發展成為眾多遊戲廠商的下一個目標,因此出海成為越來越多廠商的優先選擇。
後續:遊戲出海服務或迎爆發式增長
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出海」一詞,意即國內企業以產品攻入海外市場,開始國際化的業務,將國內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海外,搶佔當地市場份額。
據國內率先投身移動互聯網出海業務的匯量科技(Mobvista)創始人兼CEO段威介紹,整個中國的出海呈現出一個時間軸:自2010年起,全球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少量的公司開始進行探索,如百度、UC;到2012年,包括360、獵豹這樣的工具類公司快速崛起;到2015年,遊戲出海迅猛;2016年,電商開始冒出;2017年,金融也開始出海;到2018年,在小米、華為等國際化成功案例的示範作用下迎來一個新起點,各行各業真正開始進入國際化的過程。
而在如此多種品類的出海潮流中,國內遊戲目前是最受海外市場歡迎的APP類型,據今年4月匯量科技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環境全揭秘報告》,當前在所有出海APP中,遊戲類應用以41.6%的下載量佔比代替工具類應用,成為最受歡迎的出海應用;從移動互聯網出海地區下載量來看,東亞、北美、東南亞下載量佔比均居前位。
2016-2017年國內各類型出海APP下載量佔比變化
伴隨國內遊戲出海潮的掀起,出海服務商利用多種推廣的渠道幫助遊戲廠商及發行商在特定區域的市場進行用戶獲取。歐洲移動APP行業中的知名媒體Business of Apps於今年8月發佈的最新全球移動廣告平台推薦(Top Mobile Ad Networks 2018)中,巨頭公司Facebook、Google、Apple、Twitter、Snapchat等廣告投放平台位居一線,其次是AdColony、Unity、Chartboost、Applovin、Vungle、Taptica、Mobvista、Fyber、Inmobi、Tapjoy等獨立移動廣告平台構成二線矩陣。
借助這些廣告平台覆蓋全球的流量網路,騰訊《絕地求生》的海外版《PUBG MOBILE》在2018年3月上線首周即登頂100多個國家iO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下載榜;網易的《荒野行動》在日本名列下載榜第一;遊族的《狂暴之翼》在台灣實現高質量的曝光和用戶獲取等等,「幕後玩家」出海服務商成為國內遊戲出海版圖的執行者。
由於國內遊戲管控力度空前,遊戲的生存空間再度壓縮,可以預見出海勢頭定將進一步加大。在這輪遊戲產業的生態更新中,出海服務商或將成為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