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數碼家電

游戲主機編年史3:喬布斯曾打工的雅達利如何崩盤

2018-07-02
來源:新浪科技

  上回書說到,雅達利憑借一款升級版奧德賽游戲機“Pong”,成功打開了美國游戲市場的大門。

  隨着人們對電子游戲的熱愛,是時候把游戲機從酒吧搬回客廳了。1972年的Pong街機大獲成功後,在1975年推出了支持彩色輸出的家用版Pong,並開始研發新游戲機。

  

雅達利消亡

雅達利消亡

  這家喬布斯曾供職的公司,是如何在10年間將估值做到20多億美元,又迅速垮台的?讀完今天的文章你就了解了。

 

  《游戲主機編年史》是新浪數碼推出的系列文章,將带你領略家用游戲機的前世今生。

  “嬉皮士”惜“嬉皮士”

  1970年代,美國深陷越戰、種族主義等泥潭,國內興起了一股自由主義運動。年輕時期的喬布斯,也受到這股運動影響,成了一個長發不修邊幅的嬉皮士。

  年輕的喬布斯崇尚絕對自由,他看不上那些墨守成規的綜合性大學,轉而考入了環境相對輕松的里德學院。

  在里德學院里的喬布斯,依舊特立獨行。他覺得公共必修課比較無聊,所以就翹課。雖然他翹課不是打游戲泡姑娘,而是去旁聽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即便里德學院是當時最開放的大學,但也不存在不上必修課也能畢業的操作。考慮到昂貴的學費,喬布斯決定退學了。

  

修禪的喬布斯

修禪的喬布斯

  輟學以後,他繼續在學校里旁聽感興趣的課程,並于這個時期開始對佛教、修禪感興趣。隨後喬布斯的一個朋友從印度旅行回來,這一路的經歷聽的喬布斯是心馳神往啊,他也下定決心,去東方取經。

 

  但是喬布斯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錢啊。所以他決定先回家,找份工作攢盤纏。

  這時,報紙上的一條招聘信息吸吸引了他的注意:“雅達利招聘電子工程师,時薪5美元,讓你在享樂中賺錢。”

  雖然對電子工程一竅不通,但喬布斯還是去應聘了這個職位。據說他面試的時候長發飄飄、胡子糟糟、衣着不整、體味發騷,人事主管都想直接打911。

  但研發出Pong街機,已經升職為雅達利首席工程师的奧爾康(Alcorn)卻給了喬布斯一個機會。雖然前者並不認可後者的業務能力,但卻被喬布斯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最終還是錄用了他。

  成了雅達利第40號員工的喬布斯依舊不招人待見,自己不懂技術、卻總愛指手划腳。同時他堅信素食可以消除體味,所以不愛洗澡。

  即便如此,創始人布什內爾依舊沒有辭退他。主要因為他自己也挺“沒溜兒”的,他的管理理念是“大家都是兄弟”。據說每加入一個新員工,他都會咧着大嘴,用力和人握手。公司研發的新產品,也常用雅達利的女員工名字作為代號。

  

喬布斯和沃茲

喬布斯和沃茲

  為了緩和喬布斯和其他員工的的矛盾,他被安排到了夜班崗位。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卻炸出了喬布斯的發小沃茲,後者可是惠普計算器部門的研發大牛啊。

 

  就這樣,只付一份工資,得到兩份回報。沃茲之所以來加班,主要是可以玩到還沒上市的電子游戲。

  突出重圍

  我們說回雅達利,在Pong賺了第一桶金後,業內其他公司也對這個新興的市場躍躍欲試。其中有個公司叫仙童,也殺入了這個行業。

  

仙童半導體也曾推出過游戲主機

仙童半導體也曾推出過游戲主機

  1976年8月,仙童搶先一步推出了“視頻娛樂系統”,它采用了獨立且功能完整的CPU,並首先引入了“卡带”的概念。重要的是,在這個時間點雅達利的新游戲機還處于研發階段。

 

  Pong街機獲得成功後,雅達利推出了家用版Pong,後來還有了彩屏版。同一個游戲,玩多了誰都會膩。但新主機“Stella”的研發卻受制于沒錢進展緩慢。

  仙童發布產品後,雅達利創始人着急了。為了獲取足夠資金加速Stella上市,布什內爾不得不將雅達利賣給華納傳播公司。

  經歷了四年的研發和據說超過1億美元的研發投入,1977年Atari 2600正式上市了。雖然時間最終證明了這款產品的成功,但上市初期銷量並不十分理想。

  

初代Atari 2600

初代Atari 2600  在這一年的聖誕季,199美元的Atari 2600主機套裝只賣出了35到40萬台。而由于設計工藝的問題,還有很大一部分交貨時間延誤了。據說這個延誤導致雅達利直接損失了兩千五百萬美元。

 

  1978年,雅達利將產線從美國本土移至中國香港地區,產品的工藝經過了改良。但這一整年,雅達利也只賣出了55萬台2600,而公司在這一年共生產了80萬台。

  走投無路的布什內爾繼續找華納要錢,但後者卻質疑布什內爾的能力。最終在1978年11月,他與華納簽訂了一份回報豐厚的七年不競爭協議後,黯然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

  新上任的領導雷·凱薩(Ray Kassar)原本是一名比較傳統的紡織品商人,對電子游戲並沒有什麼技術背景。

  

左側為雷凱撒

左側為雷凱撒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凱撒的三把火分別是將公司輕松的工作氛圍加以嚴格規范化;開除了一些他認為產出撐不起工資的老員工;終止了一些他認為沒什麼必要的開發計划。

 

  在凱撒大刀闊斧的改革下,Atari 2600迎來了自己的天時地利。所謂天時,在業界並沒有像Pong一樣好玩的游戲出現時,競爭對手仙童認為電子游戲即將過時隨即退出市場。地利則是經過了兩年的摸索,游戲開發工程师終于摸透了2600的機能,開發出不少有意思的游戲。

  在1979年聖誕季,2600銷量就突破了百萬,這也讓它成了當年最暢銷的聖誕禮物。雅達利的市場份額也開始一路高歌猛進。

  

改良版Atari 2600

改良版Atari 2600

  此後,雖然市場中也不乏想進來分羹的,但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要不就比雅達利貴、要麼游戲數量質量跟不上。總之,僅雅達利掙的錢,已經慢慢成長到華納總營收的半壁江山。

 

  後院起火

  凱撒上任後,很看不上當時的雅達利。而老雅達利人也看不慣凱撒的鐵腕管理風格。

  1979年,幾名老雅達利工程师集體離職,另起爐灶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第三方游戲開發商Activision動視。也就是後來《毀滅戰士》《使命召喚》的開發商。

  

動視曾為雅達利開發游戲

動視曾為雅達利開發游戲

  組成動視的成員共五人,除了一名音樂人外,還包含了四名頂尖的工程师。它們在雅達利開發的游戲數量,基本佔了總數的一半,是名副其實的核心員工。

 

  他們不滿的點除了老板,還有整個華納的不重視。當時華納的導演、音樂家、演員在社會上影響力不用再贅述。而同樣進行創作的游戲開發者,連個署名都沒有。

  動視成立後,開發的游戲質量依舊上乘,名聲甚至一度超過了雅達利。這雅達利能干?我辛辛苦苦賣一台游戲機才賺多少錢?你們寫個代碼成本很低,卻依靠我的平台大快朵頤。一怒之下,雅達利把動視告上了法庭,希望禁止動視游戲的銷售。

  然而經歷了兩年的漫長訴訟,1982年法庭宣判,雅達利最終敗訴。

  正因為動視的成功讓成千上萬的人看到了肥肉。一時間數量上前所未有的工作室和開發商蜂擁進入電子游戲開發市場里。

  這帮人大都沒啥游戲開發經驗,只想着撈錢。所以短時間內大量粗制濫造的游戲就出來了。

  

你能想象這個食品品牌也曾開發過電子游戲嗎?

你能想象這個食品品牌也曾開發過電子游戲嗎?

  當時瘋狂到什麼程度呢?一家名為桂格燕麥的食品企業都開設了電視游戲開發部門。在短短不到一年的生命周期里,這個部門竟發布了14款游戲,這質量能好的了麼?

 

  當時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互聯網,甚至沒有一本能帮消費者識別哪些是好游戲的雜志或報紙。玩家買游戲只能碰運氣,但大多運氣不好。最後導致滯銷的游戲卡带也越來越多。

  除了爛游戲,第三方廠商還開始色情游戲的研發。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卡斯特的復仇(Custer’s Revenge)》,他講的是在印第安戰爭中陣亡的美軍,以凌辱印第安女性為復仇的故事。這種變態的意識形態引起了婦女權益保護團體、印第安民權組織和主流媒體、政客的大肆抨擊。

  

雅達利版吃豆人

雅達利版吃豆人

  如果說以上是外憂,那麼內患則是雅達利自己的不爭氣。1981年凱撒從日本游戲廠商“南宮夢”手中買入了《吃豆人(Pac-man)》的制作權,希望把這個街機上非常受歡迎的游戲引入自己的游戲平台。

 

  暫且不論游戲質量如何,在只有1000萬Atari 2600生產的情況下,雅達利卻開發了1200萬的吃豆人卡带。這不等着虧損等着什麼呢?

  而這期間,個人電腦大幅降價,也開始對電視游戲市場造成了力度空前的沖擊。

  主機党與PC党的起源之戰

  花同樣的價錢,你是會買一個只能玩游戲還需要插電視的盒子?還是買一個自带彩屏、還能干許多別的事情的電腦?相信智商沒什麼問題的人都不會選擇前者。

  還記得喬布斯嗎?他在雅達利工作的時候,曾經拿着第一代蘋果電腦給創始人布什內爾,希望以三分之一的股權獲得雅達利的支持。

  而當時布什內爾拒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個人電腦成本太高,無法在一般家庭中迅速推廣。無論《空間大戰》時期的電腦還是1977年發布的Apple II,他們針對的人群都是企業、政府等。畢竟一千多美元的價格並非一般家庭能消費起的。

  而時間推移到1980年代,個人電腦的價格則再次大幅跳水,其中勢頭最猛的就是Commodore。

  

Commodore 64電腦

Commodore 64電腦

  1982年,Commodore開始加大了營銷的投入。先請了當時大熱電影《星際旅行:原初》系列中的進取號星艦艦長的扮演者威廉·夏特納作為代言。隨後在廣告中誇贊自己產品的功能強大哦。

 

  Commodore電腦可以制作圖表用于家庭記賬,可以讓孩子與學校教授一樣學習編程等等,而游戲娛樂,只是這電腦功能的一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是,Commodore還開始嘗試渠道的鋪設。此前想買電腦,你得去專門的商店。而想買游戲和游戲機,你需要去玩具店。Commodore的厲害之處在于,它把電腦放進來玩具店銷售,甚至還有百貨商店、超級市場。

  這還沒完,1982年Commodore直接把低端的個人電腦VIC-20價格壓至130美元,1983年春天,原本售價500美元中高端機型Commodore 64降到了200美元。

  這個時候消費者去玩具店買游戲機時,就會遇到本段開頭的問題。

  更有意思的是,當時雅達利的Arati 2600所使用的CPU,也來自Commodore的子公司MOS。

  最後一根稻草

  第三方游戲質量無法控制、個人電腦低價沖擊,腹背受敵的雅達利急需翻身。

  雅達利母公司出于無奈,天價買下死對頭環球影業的神作《E.T。》版權,希望通過這款游戲恢復玩家對于電子游戲的信心。

  然而,沒有電子游戲開發經驗的高層犯了一個愚蠢且致命的錯誤。在7月份談妥版權後,要求在同年12月聖誕季發行。加之卡带的制造等流程,留給開發的時間只有6個星期左右。

  即便把這項任務交給了當時雅達利最資深的游戲設計师霍華德,他曾開發出雅達利1981年最暢銷的游戲,最終他也硬着頭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游戲的開發。

  雅達利將公司的前景全部壓到了這款游戲上,在廣告強攻下,游戲版《E.T。》在1982年聖誕節賣出了150萬套。雖然看上去很美,但這卻是死亡喪鐘的開始。

  第三方開發商游戲質量差,那麼第一方的游戲總不會有什麼問題吧?但這款游戲不僅僅是壓死雅達利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徹底摧毀玩家對于電子游戲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游戲版E.T.

游戲版E.T.

  游戲的主線劇情是E.T。在不同的場景中搜集電話零件,攢齊三個零件即可打電話給宇宙飛船,接你回家。在搜集途中,要躲避場景中的陷阱、還要躲避追捕你的FBI。同時游戲的設定你是有體力的,每走一步都會降低一點體力。如果在集齊零件之前就沒了體力,那就會直接“狗带”。所以你還需要沿途收集糖果補充體力。

 

  其實游戲的畫風在當年算不上最渣,它恐怖的地方在于掉進坑的判定非常奇特。莫名其妙掉進去不說,有時候好不容易爬上來,剛一動又下去了,並且每次爬上來的過程都非常緩慢。更氣人的是,追捕你的FBI卻可以直接跨過陷阱。

  這款游戲最失敗的地方在于並沒有配套說明書和玩法指南,當你莫名其妙進入這個世界,然後被陷阱折騰的死去活來的時候就只想罵娘了。

  E.T。游戲之外,雅達利還推出了號稱Atari 2600的升級版。讓人不解的是在沒有足夠游戲護航的時候,這款主機並不兼容此前的所有游戲,且並未在購買之前就提示玩家。

  至此,玩家再也不對雅達利的產品買賬了,即便游戲已經一折賤賣。賤賣的後果就是原本為數不多的優質游戲也徹底失去了生存空間。

  1982年雅達利的市值還在20多億,1983年則是全面滯銷——從去年的盈利變成今年5.3億美元的巨虧。玩具店等銷售渠道紛紛找雅達利退貨,導致雅達利倉庫的游戲卡带堆積如山。

  面對倉庫內堆積如山無法形成回報的游戲卡带,雅達利為了應對價格高昂的倉儲管理費,做出了游戲歷史上最驚人的決定:將賣不出去的游戲卡带、游戲機送往新墨西哥州的垃圾填埋場掩埋銷毀,這也是美國人第一次試驗原子彈的地方。

  

2014年在垃圾填埋場挖掘出的雅達利游戲卡带

2014年在垃圾填埋場挖掘出的雅達利游戲卡带

  這就是有名的雅達利沖擊事件。

 

  行業龍頭雅達利的失敗導致了整個美國游戲行業的崩潰,二線游戲公司美泰、Magnavox、Coleco等紛紛宣布放棄視頻游戲開發部門,Activison動視也在這場沖擊中宣布破產重組。雅達利也被母公司華納賣給前Commodore的總裁的手中,改為一家生產個人電腦的公司。

  這次沖擊也徹底摧毀了玩家對于電子游戲的信心,直到1987年一個戴着紅帽子的水管工走入美國之前,美國市場再沒有人為了電子游戲而瘋狂。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到這里,下期我們講任天堂與世嘉的恩怨情仇

[責任編輯:肖靜文]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