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花样”就业歧视该休矣

2018-05-1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正值“金三银四”招聘旺季,而就业市场各种“花样”歧视重现。除了常见的性别、年龄、学校歧视等,颜值、海外学历,甚至连“学生官”的经历,也成为当下大学生求职的“拦路虎”。有学生表示,学生干部被贴上浮躁、功利的标签,“考公务员可以介绍学生干部的经历,但去企业就得见机行事。”还有一些企业,一听说求职者是“海归”,就给贴上“学习差”的标签。

  歧视年年有,但却越来越奇葩。还在前几年,“海归”仍炙手可热,而学生干部的经历更是一个加分项,因为就业市场青睐“学生官”,很多家长早早就希望孩子能够担任班干部。据媒体报道,有的中小学班级“官职”不够分了,就让同学们轮流坐庄。风向不断变化,如果家长们发现“海归”和“学生官”又不被待见了,不知会作何感想?

  就业市场总有选择偏好,原本也很正常,无可厚非。既然存在自由选择,则单位完全可以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尽量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人才。何况,在人才供给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语境下,企业也好,事业单位也好,在选人上挑剔一些,并非完全不可接受。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磨合,也是一直存在的。然而,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恣意歧视,更不必然指向不加区别的轻佻与绝对化。

  “学生官”是不是一定就浮躁、功利?“海归”是不是全部都是上不了国内的好大学而到海外镀金的?这些问题要看怎么看。一般而言,在当下高校,学生干部并不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普遍接受的角色,其中不乏浮躁、功利的人,具体到个别学生干部,也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此前有媒体报道过一些学校遴选“学生官”的种种负面事例。诸如贿赂辅导员、拉帮结派,乃至动用家长社会资源等现象,每每令人生厌。

  至于“海归”的贬值,其实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从当初的香饽饽到现在的“鸡肋”,海归就业的难度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国门的开放,留学已成为一门生意,只要花得起钱,出国留学并不是一件难事,有的学校甚至比国内的学校还好进。也确实有不少国内成绩一般,或者不愿意经受高考摧残的孩子,选择了留学。

  可以说,这些以往被看重的指标不被待见,是职场选人的理性回归,但无论如何,将一个群体贴上一个固化标签的做法,都是轻率的,也是危险的。其一,笼统化的“概而言之”只能勾勒事物的粗疏面貌,而不可能做到精准客观,这样,也就必然会出现伤及公平公正的情况。难道所有的“学生官”“海归”都不堪使用吗?如果以此为尺子,不加甄别地把一个庞大的群体打入另册,则受到伤害的除了当事人之外,也不会对单位的事业有任何帮助。

  其二,企业单位为选才设定一些标准并无问题,但也应该注意不要滑向歧视的深渊。而选择与歧视的边界,就在于是否做到了机会公平。简历看都不看,面试谈都不谈,只要一涉及是某个群体的,立马抛掉,这显然是一种病态的就业歧视。即便人才市场再“供大于求”,也不应该如此轻慢地对待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75.7%的受访者曾在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对待。就业市场的环境如此恶劣,也必然会传导到职场中去。进而言之,这种不公平对待也会逆流而上,影响家长的教育选择。可以说,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症状,也关乎一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为社会的公平公正计,为教育的健康有序计,均有必要遏制就业歧视。(作者:胡印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