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民建聯主席 顏汶羽
施政報告中,政府在房屋篇內強化了置業的安排,如港人首次置業盤、綠置居恆常化等等,亦將房屋政策的目標改為以置業為主。林太在接受訪問時,亦提到公屋量達80萬就足以應付香港市民需要。筆者對這個房屋政策目標的更變很有保留,亦感到這是很重要的政策改變,政府應該重新思考,亦要廣泛聽取市民所思所想。否則,很容易會做了錯誤的判斷。
從筆者的角度來看,政府的角色是為香港市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將香港所創造的財富與市民分享。關鍵在於何謂最基本生活需要?
確保理順樓宇階梯
筆者認為提供合理面積、簡單設計、租金廉宜的公屋,便已是為香港市民提供了基本的容身之所。市民能否置業便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每一代香港人都會以置業為目標,原因是置業能為市民自己創造更多財富,有抗通脹能力,亦為退休後生活提供了安穩的保障。
政府的責任應是確保樓宇階梯是理順的,市民向上流動的階梯是理順的。如果政府以置業為目標,迫使公屋居民置業,會令一班沒有足夠經濟能力的市民勉強置業;當樓市下滑時,勉強置業的市民便需承受負資產的風險。政府要提升市民置業的能力,如生產力、收入等,讓他們量力而為在私人市場置業,而非推出平價物業直接售予市民。筆者勸喻政府要好好三思政府的角色及房屋政策的目標,否則會牽連甚大,香港是不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