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低薪昭示寶島危機

2017-08-21
来源: 香港商报

  作者:平凡

  漲工資啦!經過長達7小時的馬拉松協商,台灣勞動部決定基本工資月薪將由現行的2.1009萬新台幣調升至2.2萬,時薪由133元調升至140元。終於達到2.2萬(約合5675港元),理應喜大普奔,但不僅成本上升的資方不接受,就連「受惠」的勞方也不滿意,因為遠未達到2.7711萬的訴求。

  象征性的政治兌現

  早在協商之前,各界都會料到如此結果,調高了企業承受不了,調低了無法對選民交代,所以選擇不痛不癢的微調。不歡而散的協商,也淪為象徵性的政治兌現,實則是多輸。

  事實上,基本工資調整影響并非全部勞工,而是領取基本工資的200萬本勞和外勞。但户傭這些勞工的企業,幾乎都是依靠低廉人工成本來獲利,利潤率非常低,而將近5%的調整,幾乎壓榨了企業所有的利潤空間,反而導致企業倒閉或出走,勞工反可能失業。而對勞工來講,不到5%的升幅,可能還追不上物價漲幅,多數勞工反要承受調漲后帶來的物價冲擊,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退一步講,都曾經是亞洲四小龍,韓國目前的基本工資相當於4.2萬新台幣,幾乎台灣的一倍,即便是韓國物價比台灣高,但無法揮別低薪魔咒是不爭的事實。

  基本工資尚如此,整體打工一族的平均薪資也好不到哪去。雖台灣經濟增長呈現上揚趨勢,但GDP放不進勞工的存折。據統計,2016年實質性薪資略超3.7萬,竟然倒退了16年。套用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的話說,1979他步入社會時起薪就是2萬,兩三年增至3萬,35年后的當下,台灣新鮮人的薪資竟然還不到3萬,低薪已成台灣經濟最大的危機。

  先把餅做大

  經濟其實也是個循環體,低薪就必然抑制民眾消費意願,缺乏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自然更加乏力。而低薪又間接導致低物價,令企業獲利更加困難,繼而無法給勞工加薪。而企業獲利難度增加,就會引發出走思潮,繼而導致就業崗位減少,不僅失業增加,就連企業給薪也會降低。另外,低薪不僅留不住企業,也留不住人才,近來不斷有媒體警示,台灣人才外流日益嚴重。人往高處走,在低薪魔咒無法改善的情况下,有誰能阻止人才走出去?

  所以,在這惡性循環下,單靠調升基本工資無法解決整體性問題,反而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凸顯台當局執政無方。事實上,要想分大餅,先得把餅做大。對政府而言,必須塑造一個吸引外商的環境,鼓勵外商入島投資,才能創造高薪崗位,并給本土企業競爭壓力,帶動台灣經濟環境走入正向循環。其次,政府也應善用租稅手段鼓勵企業加薪,只有企業獲得更多的盈利,才有能力給員工加薪。另外,對出口導向性經濟而言,企業需要提升產品的競爭力,而政府則需要開拓更多的市場,但無奈民進黨當局死守「台獨」,令台灣外部市場愈加受壓,企業只能好自為之。

  事實上,台灣之所以沒有了昔日輝煌,守舊是一大弊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靠代工、外貿訂單生存已沒有多大的獲利空間,台灣繼續改善產業結構,逐漸增加具備高值化的創新產業。

  要解決低薪問題,就像蓋房子一樣,不可能一下就把屋梁、屋頂放上去,改善低薪的因素也不可能一次到位,多面向齊頭并進,才能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