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鴻海投資美國的錯覺與直覺

2017-08-15
来源:FT中文网

  林柏:一系列消息讓人有種鴻海已經完成美國投資的感覺,然而鴻海規劃中的投資方案,似乎沒有想像中這么簡單。

  

  在鴻海6月股東會過后,當外界還在猜測兩趟進出白宮的鴻海總裁郭臺銘將怎樣進行美國投資計劃,大陸輿論也開始釋出“別讓富士康跑了”的說法時,2017年7月底郭臺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不僅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同在白宮內召開宣布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的記者會,隨后又與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Scott Walker)簽訂投資意向書(MOU),接著更宣布與洛克威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合作等。

  幾陣響雷過后,打矇了許多人,讓人有種鴻海已經完成美國投資的感覺。但,這是直覺,還是錯覺?

  隨著時間的過去,不論是廣義的赴美投資,還是選訂威斯康星州建廠,這些規劃中的投資方案,似乎沒有想像中這么簡單。

  鴻海的美國投資方案,不論是一個或是多個,不論是100億美元或者是300億美元,現在都只是文字敘述,最終能否如期進行,在2017年9月30日與威斯康星簽訂的MOU期限之前,仍然是充滿著變量及想像空間。

  但從過去短短半個月沒有斷過的新聞消息中,也正好讓外界重新檢視至今仍讓外界抓不準方向的鴻海全球投資布局思維。

  投資美國沒有想像中簡單

  從2017年7月27日那一天說起,郭臺銘與特朗普共同在美國舉行記者會,宣布威斯康星州作為鴻海擴大投資美國的第一站,隨即第2天郭臺銘又與州長沃克簽署MOU。幾天之后,特朗普看似不經意的加碼爆料,透露郭臺銘向他提出的鴻海投資金額可能高達300億美元,密西根州還可能是下一個投資標的,而當下密西根州州長斯奈德(Rick Snyder)正巧在大陸招商,也承認與郭臺銘進行過面對面的接觸。

  但在八字還缺一撇的情況下,對于鴻海將在美國設立10.5代面板產線以及相關供應鏈與市場等議題,外界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臆測,但如果靜下心來回顧這整件事,卻也不禁讓人要問,鴻海這次大手筆的在美國進行投資,真的能夠如此順利嗎?在7月27日之前,那些質疑美國投資環境、鴻海投資效益的問題,難道在7月27日的記者會之后,就煙消云散了嗎?

  果不其然,在鴻海與威斯康星所簽訂的協議中,威斯康星地方政府必須要提供鴻海多項與稅賦及優惠相關的事宜,例如州政府必須優先立法完成專為Fab 818廠設立的電子與資訊科技制造區,并將制造區的年限延長為15年,且提供30億美元獎勵配套措施,主要涵蓋建筑銷售稅豁免、資本投資、創造就業機會的退稅優惠等等。

  另外,威斯康星州政府也承諾將協助尋找1000公畝的建廠用地,并就Fab 818從規劃、建筑、開幕、到正式營運過程提供協助,縮短完工啟用時間,進而降低計畫成本。同時,威斯康星州政府也必須針對人力資源配與商業開發,提供鴻海所需的協助。

  只不過,這樣的優惠條件不可能由州長沃克一個人說了就算,也因此,對于是否提供鴻海相關的優惠政策,威斯康星參議院近來陷入正反意見相執不下的膠著局面,鴻海美國投資計劃的第一關,就沒想像中簡單。

  投資海外最重要的考量

  與鴻海在全球其他各地所宣稱要大規模進行的投資一樣,鴻海在選擇投資地點時,考量的條件除了一般業者所在意的市場、交通、供應鏈及基礎建設的完整度之外,最重要的考量還是在于地方政府所開出的優惠條件。換言之,地方如果沒有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獎勵或政策優惠,很難得到鴻海的青睞,不論是中國、美國、或是其他國家都一樣。

  而這些政策優惠,要的不僅是通過或簽約,而是需要可執行的保障與承諾。但放眼全世界,除了中國,幾乎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地方,可以達到鴻海的要求,而這也是過去鴻海在幾個地區原本說了要投資、后來又無疾而終的原因。鴻海的每一項投資背后,都不只是一份情懷而已。

  除了像是美國有地方政府與議會把關之外,其他像是巴西、印度、印尼等地,還涉及到更復雜的政治與地方勢力生態。對鴻海而言,缺乏優惠政策、或無法確保優惠政策持續的情況下,是絕不可能前往當地大規模的設廠投資。當然,要談絕對沒有問題,即便要簽署MOU也無妨,但最終協商的條件若無法達成,相關投資自然就“無限期”延宕。

  所以,不僅是鴻海過去在全球各地曾經宣布的投資案,很多仍是處于協商中的進行階段,包括接下來在美國,不論是想投資100億美元或300億美元,這些投資規劃會不會落實進入到實際執行階段,鴻海很巧妙的將投資與否關鍵點都轉移到被投資地的主事者身上。

  一旦相關的獎勵優惠出現變量,屆時,不論是整個投資案暫緩,或規模限縮,鴻海就有理由全身而退,即便是特朗普,也很難以此刁難,畢竟,鴻海已經展現出要投資的誠意,但地方政府在相關優惠政策上卡關,鴻海也只能表示遺憾了。

  既然如此,鴻海為什么又忙著要大張旗鼓的在美國宣布投資計劃?

  大張旗鼓的可能計算

  回顧鴻海赴美投資的過程,其實有著戲劇性的轉折。先前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推動的“先進制造業伙伴關系計劃”(Advance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簡稱AMP),鴻海并沒有表達出高度興趣,而特朗普上臺之后強調美國優先、推動美國制造,起初,鴻海的態度也沒那么積極。

  直到日本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去特朗普大樓跟特朗普見面,并在媒體鏡頭前,不小心曝光鴻海與軟銀的美國投資計畫,鴻海赴美投資的意向才首度引起外界注意,但在當時,鴻海卻也未曾松口確定赴美投資的規模。

  然而,從郭臺銘4月2度進入白宮之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立馬在5月時前往鄭州參訪鴻海在當地的廠區,并希望郭臺銘持續扎根大陸。但郭臺銘又馬上在7月底宣布了美國投資計劃。

  不能否認,這一系列的舉動確實很難不讓人聯想,鴻海是想利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微妙關系,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不過,郭臺銘是聰明人,這種游走兩邊,最終可能招致兩面不討好結果的高風險作法,是否真是郭臺銘的算盤,其實仍值得觀察。

  但郭臺銘確實利用了特朗普上任之后,迄今仍沒有外資前往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導致“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強大”及“美國制造”等當初選舉口號有面臨跳票危機的時間點,以鴻海將在美國從事100億美元投資為誘因,成功地吸引了特朗普等白宮高層的目光,甚至聯袂為郭臺銘做了最佳的公關宣傳。

  在此之前,對多數美國人而言,Foxconn或Terry Gou,可以說是完全陌生的名字,充其量的印象就是“制造蘋果手機的工廠/人”;但是,經過這次特朗普的大力推薦與美國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與介紹,Foxconn或Terry Gou可說是在美國打響了名號,對于接下來有意進入美國消費市場的鴻海與郭臺銘而言,這100億美元的廣告費用不得不說是劃算了。更何況,這100億美元最終投不投得成,也還存在著變量,但就打響知名度這點,對鴻海與郭臺銘而言,確實已經達到成效。

  回到投資案本身,雖然以偏激一點的思維,可以將整件投資案視為是替鴻海與郭臺銘打響名號的公關宣傳,不過,如果鴻海真的因為威斯康星或其他地方因為相關投資獎勵及優惠政策的難產,而完全不在美國進行投資,那對于鴻海今后要在美國市場上生存,恐怕將會造成更大的阻礙。

  所以,不論屆時威斯康星州的參議院是否會通過對鴻海投資的相關獎勵優惠政策,鴻海在美國的投資布局,也勢必將要逐步開始推動,但與鴻海在中國以專攻制造生產起家的模式,相信應該會有不同的差異。

  不可能在美國復制中國模式

  中國與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郭臺銘坦言不會放棄任何一塊市場。近年來,鴻海在中國地區的轉變,期望能由生產制造轉型的心態,可說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成功投資夏普之后,從各方面的動作來看,就更為明確。雖然,長期成效仍有待觀察,但短期來看,已經立竿見影的效果,外界已然無法忽略鴻海轉型的企圖心與執行力。

  只是面對美國市場,是否需要或能夠完全復制鴻海的中國模式,從根本先天環境條件各方面來討論,幾乎都是不可能。所謂的中國模式,就是通過掌握生產制造生態系統,降低總體生產成本,而在市場上得以提供高貴而不貴的產品。只是在美國,就算目前北美地區沒有面板相關產業的供應鏈,但除去獎勵優惠政策之外,工會及其他環境條件,要重新建立生產體系,其實都存在著較大的挑戰與阻礙。

  鴻海與其想要復制在中國的成功模式,在美國建立所謂的產業生態系統,就近提供在地生產所需,倒不如應該重新思考,如果不設立大型生產廠區,鴻海應該怎樣利用既有的優勢,從事例如像生技、自動化、云端、智慧應用等新興產業的投資。不僅可以降低設廠生產所可能帶來的風險,也同樣可以滿足為美國創造白領就業機會的承諾。

  當然,鴻海也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而且其實也已經著手布局,在這次與威斯康星簽署MOU的場合,鴻海樂活養生健康次集團(M次集團)與鴻海D次集團負責人都現身其中。

  負責樂養健相關產業發展的M次集團,目前正積極推動各項與養生樂活相關的產業,而威斯康星盛產花旗蔘,如果日后兩者相結合,從事花旗蔘相關衍生商品的制造與銷售,也不無可能。另外,D次集團目前正在從事與工業自動化、智慧生產相關的規劃,而威斯康星則是洛克威爾自動化的大本營,至于洛克威爾自動化是目前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導廠商,若D次集團能與洛克威爾自動化在工業自動化與智慧生產上進行合作,相信同樣也能在市場上掀起另一波產業波濤。

  趁機搶攻美國消費市場

  另外,最重要的則是對美國消費市場的進攻。郭臺銘曾說,中國與美國都是鴻海不會放棄的市場,其中所指的是每年能創造大量現金流動的消費市場。這部分,先前是鴻海無法跨越的紅線,不過,在成功投資夏普之后,對鴻海而言,等于是獲得了產品最佳的出海口。關于這一點,從鴻海傾盡集團力量,積極推動夏普提升中國市場的市佔率,就可清楚看到。

  但只憑借中國單一市場,不僅無法全面消化產線的產出,也難以對夏普帶來長期穩定的獲利貢獻。所以,爭取夏普在美國市場提升市占率的機會,也成了這次美國投資上重要的一環。

  若能借由這次投資案,讓廣大美國人民知曉Foxconn的存在,再將蘋果、Foxconn及夏普連接,對于今后夏普相關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銷售推展,將會帶來一定的動力。

  只不過,目前夏普的品牌使用權,因為先前的因素而被海信所掌握,如果不把夏普在北美的品牌權拿回手中,那在2020年底前,鴻海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他人做嫁。若從這一觀點出發,就不難理解,鴻海近期積極想要從海信手中拿回夏普品牌使用權的原因。

  這次鴻海迅速宣布在威斯康星的投資,看似想把面板產業供應鏈復制到美國,但相信整體的規劃應該不如表面這么簡單。從目前進展來看,從地方參議院的質疑開始,感覺上對整起投資案添了不少不確定的因素;不過,在環環相扣的過程中,投資案從宣布迄今,除了投資案的進展之外,周邊延伸出的其他議題,或許將會比投資案本身更具有觀察的價值。

  (作者為臺灣媒體人,長期觀察臺灣電子產業發展。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