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一地兩檢不落實 高鐵淪為「廢鐵」

2017-07-1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馮煒強報道:盡快落實高鐵「一地兩檢」相信是林鄭月娥所帶領的政府首要任務之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表示,高鐵站的興建在設計上已是預設有「一地兩檢」的存在,若然「一地兩檢」未能落實,逾千億元的建設費用等同「倒錢落海」。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認為,不能落實「一地兩檢」,香港高鐵就淪為「廢鐵」。

  陳恒鑌:一地兩檢海外有先例

陳恒鑌指出「一地兩檢」在海外早有先例。

  對於高鐵「一地兩檢」對香港的重要性,陳恒鑌認為,「一地兩檢」是為了讓由香港開出的高鐵能通往內地更多城市,包括武漢、上海、北京以至全國各地。他指,在內地高鐵已發展得非常成熟,各大小城市已經接通,若只有香港這個點沒有連接上,香港無可避免會被邊緣化。

  他指出,香港高鐵站的興建在設計上已是預設有「一地兩檢」的存在,站內的10多個月台中,大部分是設計作通往更多廣東以外的城市用,並只留幾個月台通往深圳、廣州。政府興建高鐵花費逾千億,基礎工程已接近完成,目前就只差落實「一地兩檢」這一步,若然未能落實,逾千億元的建設費用等同「倒錢落海」,這將會是所有香港人的不幸。

  對於反對派提出「一地兩檢」涉及兩地兩套法制,陳恒鑌認為,這並非阻礙通車的理由,他指,國際上好似英國與法國、美國與加拿大,同樣有類似的「一地兩檢」,以英國為例,其行使的是普通法,而法國則行使大陸法,他們涉及不單是兩套法制,更涉及兩個國家。他反問,為何「一地兩檢」在英、法等國可行,反而在香港與內地行不通呢?

  易志明指與內地聯通利商貿

易志明指「一地兩檢」在具體運作上不存在問題。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則認為,高鐵香港段的連接是為了方便兩地人民往來,若沒有「一地兩檢」,香港鐵路網只能連接到深圳、廣州等有邊檢口岸的城市,大大削弱了興建高鐵的原意,這與目前已有的「九廣通直通車」沒有分別,香港高鐵就淪為「廢鐵」。

  易志明指出,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預期,兩地人員交流會更頻密,高鐵香港段與內地的聯通,則有利兩地經貿往來,他指,愈來愈多內地經商人士,傾向乘搭高鐵多於飛機,原因是在高鐵上仍可繼續通過互聯網與生意夥伴溝通。另外,計及登機、安檢耗用的時間,及可能出現的空管情況,乘搭高鐵亦不會比飛機慢。

  冀反對派大局為重勿阻通過

  對於反對派提出反對「一地兩檢」的議題,包括跨境執法、違反《基本法》等,易志明明確指出,這些都是他們將事件政治化的表現。他認為,「一地兩檢」在具體運作上不存在問題。他指出,明年第三季,高鐵香港段將會通車,期望反對派以大局為重,亦以全香港市民福祉為重,不要阻礙「一地兩檢」通過,否則後果嚴重。

  必須盡快落實一地兩檢

  群策學社主席 方文雄

  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工程邁向尾聲,并預期在2018年第三季具備通車條件,市民普遍關注及憂慮「一地兩檢」令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執法及行使職權,會否違反「一國兩制」及本港的高度自治。

  本人認為,港人必須了解香港有落實「一地兩檢」的必要,以提升兩地旅客之方便度及香港長遠的經濟發展。無可避免,香港必須容許內地人員來港進行有限度執法。此等措施將能為本港帶來以下優勢:

  提升港整體競爭力

  近年,環球經濟放緩及鄰近國家貨幣貶值令本港旅游業進入調整期。隨着內地經濟崛起,中央政府推動「一帶一路」的策略及「大灣區」的發展,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實行「一地兩檢」將有助加強本港競爭力及經濟發展。

  事實上「一地兩檢」并不罕見,多個歐美地區早已實施,讓旅客只須通過一次的檢查而無須再次過關以節省時間。建議香港政府可參照美加地區、英法歐洲之星列車及深圳灣口岸「一地兩檢」的執法模式,以制訂本港「一地兩檢」之藍圖。

  以美加地區為例,美國早於多年前已在加拿大機場實行「美國境外入境審查」(United States Border Preclearance),讓前往美國的旅客可於登機前在加拿大機場辦妥的出入境手續,包括證件查驗、清關及檢疫。由於旅客到達美國時無須辦理入境檢查,加拿大出發之航機可以像美國內陸航班一樣飛往任何美國城市,并不會局限航班飛往設有邊境檢查站的機場,不單省時方便,更能增加旅客旅程的彈性。

  根據美加兩地協議,美國海關人員於加拿大境內的權力受嚴格限制,并須遵守加拿大法律。有需要時,美國海關人員可對旅客進行搜查、查問或拒絕旅客入境,但他們不得於境內攜帶武器或進行拘捕。在加拿大境內,只有其執法人員才有執法權。因此,香港容許內地執法人員來港進行有限度執法,內地執法人員也須遵守香港法律,合情合理。

  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完善的運輸網絡,香港早年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及運輸貿易中心。通過便利的海、陸、空交通網絡,有效地將香港及內地與世界聯繫。近年,由於時間就是金錢,要保持本港競爭力,就必須緊貼時代的步伐,實施「一小時生活圈」,以提高旅客的經濟效益。廣深港高鐵將大大縮短香港與珠三角地區以及內地其他主要城鎮之間的交通時間,實現「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

  廣深港高鐵於本港設置「一地兩檢」原意是省卻中段設置檢疫或出入境手續,以節省時間及方便旅客。若沒有「一地兩檢」會令高鐵原本的概念及效益大打折扣。依照入境處現時辦理出入境手續標準等候時間為30分鐘,以運輸及房屋局預測每日高鐵乘客量為99000人次來推算,「一地兩檢」措施將能有效地為旅客節省近50000小時(計算方法:99000人次×0.5小時(30分鐘)=49500小時)等候時間,節省經濟效益為超過每天1億港元(據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乘客量預測、經濟效益及營運可行性評估」50年營運期內預算平均每年節省的交通時間4200萬小時,相等於折現經濟效益870億元計算(按2009年價格計算)870億元÷4200萬小時×49500小時=1億元(按2009年價格計算),因此,落實「一地兩檢」乃刻不容緩。

  成功案例可資借鑑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落實「一地兩檢」并無不可,香港與內地早已於深圳灣口岸實行「一地兩檢」,該口岸為全中國首個及唯一實施「一地兩檢」的口岸。深圳灣口岸聯檢大樓位於蛇口,屬於深圳境內。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基本法第二十條通過并授權香港政府執法人員於全封閉式管理大樓內設置港方口岸,并實施香港法律。其后香港立法會亦通過《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條例》,為本地「一地兩檢」奠定基礎。自深圳灣口岸實施「一地兩檢」以來,為無數往返香港及內地旅客締造不少便捷。

 

  本人期望各界明白「一地兩檢」能為本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及其實施的必要性,希望各界能對「一地兩檢」的問題持開放態度,不應將問題政治化。「一地兩檢」無可避免需要容許內地人員來港進行有限度執法,香港政府必須就執法等細節問題與中央政府進行商討,以符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釋除公眾疑慮,締造和諧社區。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