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為何成為了共偷經濟?距離悟空單車宣布倒閉不到一個月,近日又一家名為3Vbike的共享單車企業宣布關門,原因竟然是車被偷光了。該公司稱,投放在各個城市的車輛丟失率是90%多甚至100%。以此同時,一家企業在南昌投放的3萬把共享雨傘,也已一傘難覓,公司老總卻還寄希望於「藏傘於民」。
下半場是淘汰賽
回想也就兩年左右時間,共享單車異軍突起。風口太大,引來無數風投基金,在資本助推下,行業迅速膨脹擴張,單車平台已有數十家之多。很多大城市居民,已搞不清所在城市到底有多少共享單車,大家能看到的是大街小巷、新舊小區、門前屋後,隨處可見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小紅、小黃、土豪金……共享單車市場的調色板上,色彩還在添加,以至網友調侃,留給共享單車的顏色不多了。
與此同時,多品牌同時投放,單量密集,車型同質化,導致市場呈現擁擠,競爭愈發白熱化。任何事物發展都會有臨界點,而今兩家共享單車的相繼倒閉,意味著共享單車漲潮的上半場已經結束,連一個中場休息都沒有,下半場淘汰潮即已開啟,高潮腿去,發現已有兩位裸泳,看來僅剩的顏色資源,不再是蜜糖,而是毒藥了。共享單車的拐點已至,可以斷定洗牌只是剛開始,二八定律會讓更多中小型共享單車偃旗息鼓,躍躍欲試企圖後來居上者,荷爾蒙再多,腰包再鼓,也請千萬別衝動。
遠水難救近火
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其先進性和便利性,催生並引領了共享單車,但再先進的戰略新興產業,也不能僅憑技術孤軍作戰。
從倒閉公司的創始人的公開訪談可看出,倒下有很多因素構成,諸如丟失率奇高、城市公共資源的瓶頸、經營策略不當、選址失誤、技術相對落後、實力規模弱小、經營模式被證偽、市場競爭加劇、頭部公司壟斷地位加強等,一根根稻草疊加起來,就成為壓垮這兩家共享單車的巨石。但這些因素之中而佔有第一位的仍然是古老的「偷盜」——沒有車,再先進的技術也是零,失敗可以說就是必然的,因而提高市民的質素也就是一個永恆的課題。
但是,提高市民質素,減少共享單車的盜失,又是一個綜合的工程,需要「三劍客」的持之以恆的圍獵:強化法律的約束、誠信道德的規範、共享文化的薰陶,別說一兩個月,就是一年、兩年,都難以見大效,所以也是一個長期艱巨的工程。兩年來,伴隨共享單車的發展,質素話題也幾乎始終相伴,如果等到市民質素提高了,再來發展共享經濟,必然遠水難救近火,所以從短期來說,企業的死亡,也別全讓消費者背鍋,而是要反思,面對同樣的消費者,別人為何能贏?尋找對沖質素短板的招數,而消費者也須不懈地自省和他律,與共享企業相向而行,共享經濟必在新陳代謝中不斷壯大。
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