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中委、新社聯副理事長、沙田區議員 李世榮
本地車用燃油價格向來貴絕全球,去年國際燃油價格曾下跌達五成,本地油公司減價卻僅一成。加上本地五間主要油公司的油站價格長期相若甚至相同,故有關情况除了讓用家叫苦連天,甚至極有合謀定價之嫌。所以,競委會今次報告未能證實油公司違反競爭條例,無疑讓不少市民驚訝。
競爭條例中便有指出合謀行為可能違反條例中的第一行為守則,競委會的網站中亦清晰舉出例子,指出「不正常及可疑的價格變動,例如,同類產品的不同品牌差不多同時加價,且加幅似乎與市况不符;」另外,又指「某些市場或會較易受到合謀行為的影響,原因是:該市場的競爭對手很少,導致容易出現合謀;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性質相似度高;潜在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障礙較大,以及供應過剩。」
無疑,上述情况根本近乎與現時本港車用燃油市場一致。雖然無論在市場狀况的表面證供與各油公司的最后價格均甚為可疑,但最終競委會卻只能以「平行定價」行為去詮釋本港車用燃油市場,然而此定義的背后,卻原來起因於競委會在是次的市場研究中,并無權力強制收集資料,更重要的,是競委會亦透露油公司「亦有些資料并未提供」,雖然競委會有信心他們「就燃油市場所作出的概述均為準確及持平」,但若競委會能成功取得并考慮有關資料,事情會否有一百八十度變化也未可知。
事已至此,雖然無法證實油公司有任何反競爭的行為,不過更重要的,是政府如何從政策上作出調整,改變本地油市場的結構,增加價格透明度,達到市民有平油可用的結果。雖則今次競委會因權力所限,報告有所限制,但報告內的五項建議,包括「重新引入95辛烷值汽油」、「推出更多油站用地」、「檢討油站用地的招標制度」、「油站應清楚展示牌價及門市折扣」,以及「探討不同的結構性改革方案」,亦值得政府考慮及社會深思。另一方面,政府亦理應在合理時間,或定期對本地車用燃油市場是否壟斷一事繼續搜集證據,審視應否重新調查,務求盡力維護市民權益。還有,面對現時油價高企,市民也理應對此繼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