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看展、3D涂鴉、單手止血繃帶、可壓縮背包……21日至28日,首屆深圳設計周在蛇口價值工廠拉開大幕,40餘項系列活動同步舉行。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一個個充滿創意與生活樂趣的設計項目,讓深圳市民和眾多慕名而來的國內外設計愛好者們目不暇接,於豐富多樣的作品中體驗了一把設計與創意的無限魅力。
本屆設計周以「面向未來的設計」為主題,在蛇口價值工廠筒倉以多媒體方式呈現的「設計·未來」主題展為此次設計周的重頭戲,它囊括了16個國內外優秀設計項目,匯聚國內外200多位設計大咖在此碰撞設計的火光。在這新與舊,虛與實之間,一同展開一段全新的未來探尋之旅。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為未來設計 探尋城市生活多樣可能
深圳設計周「未來設計」主題展由深圳市設計周組委會主辦,深圳市設計之都推廣促進會承辦,展覽所在地的前身是廣東浮法玻璃廠的筒倉,這座過去80年代的建築被改造保留下來,展示著關於未來的故事。主題展展廳以「居住、教育、溝通、流動」4個板塊,透過建築師、工業設計師、時尚設計師等各個行業對未來生活的暢想與應對,為觀眾呈現了四種不同維度的設計未來。
主題展打破一貫的觀展體驗,采用新媒體互動和數字可視化的方式收集和呈現數據資訊。主辦方精心設計了共享單車「騎行看展」,「為每位觀眾帶上一個數據手環」等互動方式,透過資訊采集為參與者即時構建自己的「觀展作品」,最終形成獨一無二的視覺作品。
在價值工廠筒倉大廳里,荷蘭設計師丹羅斯加德對於霧霾天氣設計出「霧霾净化塔」和「霧霾寶石」;荷蘭5位設計師對敘利亞難民營設計出的在線紀錄片、網絡游戲;中國鄉建院傅英斌工作室為留守兒童設計的鄉村樂園;日比野拓帶來的與自然、天性更為貼近的建築空間「幼兒之城」……讓展廳充滿了創意和開放的氣息。在4個板塊的設計項目里,大眾感受到的是「未來」更多關於如何改善和提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更為環保智能、更人文關懷的居住未來;是更注重天性、教育更平等的未來;是更貼近自然、注重社區溝通的城市未來;是更便捷而友好的出行未來。
「設計關乎生活的一切」,主題策展人杜松峰表示,「未來,它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那些東西」,本次展覽透過「設計未來」和「為未來設計」兩條主線,以設計的視野探索未來的可能,探討設計將如何影響并改變未來,旨在共同探尋未來城市生活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構建出設計師、城市和大眾之間的立體關系。
與人對話 搭建人與城市溝通橋梁
當然,面向未來的設計并不代表會割裂與過去、與當下的關聯。香港和台北,因其獨特的烟火氣而被眾人喜歡,但也面臨著不少舊城改造的問題。展廳現場,不難看到,香港與台灣設計師們,在傳統與未來之間,在人與城市之間,搭起了一座時光與溝通的橋梁。
「街市」是香港的重要文化之一,其中「排檔」則是一種自帶美學與文化的亞洲式建築設計。設計師阮文韜介紹,2011年時,香港旺角小攤販的一場大火讓香港政府考慮取締排檔。而他認為,「對很多港人而言,排檔是一份城市記憶,亦是香港的本土文化」,他坦言,「不應該取締,而是更新」。
於是,阮文韜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發起了「排檔創新」計劃。他花了8個月的時間做調查研究,和當地「排主」聊天,深入了解排檔的情况。最終,提出改善伸縮頂棚方便消防車出入,增加排檔的防腐性,增加儲物與收納空間等4個類型的設計與改建方案,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阮文韜稱,如今已有70%的小販排檔都換上了他們設計的排檔車。可以說,阮文韜的創新計劃將這種「港味」保留了下來,讓香港的過去有機會呈現在未來的面前。
而在台灣,由於過度在意公共安全,而導致公園及其游具逐漸導向罐頭化,在水越設計創始人周育如眼里,「台灣的城市公園猶如一個個『罐頭』,缺乏想象和趣味。」因此由水越設計發起的「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劃」,透過新思維啟發民眾對於城市公共場域資源的靈活運用,設計了泡泡站、鞦韆實驗基地與兒童志氣公園,周育如說,「作為一個供不同的城市公民休閒娛樂的場所,公園的設計其實可以非常不拘一格。」
在價值工廠筒倉一側的空地上,巨型的彩色充氣泡泡站,讓觀者親身體驗了它的美感、環保與便攜。周育如介紹,透過利用人們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搭建出一個靈活的公共空間,是鼓勵人們進行集體參與打開想象力的一個有力途徑。她表示,「這樣的設計,在於與民眾一起探索資源再生、空間活化、在地社群共創以及未來公園機制。」她也希望自己的設計讓美學深入到簡單人群的意識里,進而為公眾提供一個更為舒適、人性化的居住環境。
轉變思維 賦予設計更多「社會性」
當下,設計師們對於設計的思考,已不僅僅局限於發展設計本身,他們聚焦於設計在城市規劃、提升社區品質,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運用上。諸如英國特許設計師協會設計師Frank Peters在設計周的演講中便談到的,「從設計到設計思維的轉變」,即為「為社會而設計」。「社會性」,已然成為未來設計的重要特質。
不難發現,此次深圳設計周匯聚的大師設計作品,更多地是考慮以人為本、連結在地脈絡、讓使用者參與設計、持續發揮影響力,讓設計能夠更加積極解決目前社會的各項議題。
中國鄉建院傅英斌工作室關注中國近2000萬農村留守兒童,為偏遠落后地區的兒童成長中出現的教育資源不足的現狀,推出了「青草樂園計劃」,整合政府、社會等相關資源,致力於在鄉村建立低成本、低技術、可推廣、具有適應性和參與性的兒童成長活動空間,為鄉村兒童帶來快樂的成長樂園。
台灣設計師林宗諺推出的「教科書再造計劃」,他們在過去3年里,對教科書進行重新設計插畫與排版,旨在讓孩子能從精心設計的課本中,培養美感與創造力。林宗諺坦言,他希望能透過改造教科書,刺激并鼓勵孩子於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日本建築設計師日比野拓的「幼兒之城」,透過VR眼鏡全面地呈現在中國大眾面前。
日比野拓介紹,「幼兒之城」項目始創於1991年,當時日本正面臨出生率低下的嚴峻社會問題,因此開始反思并質疑幼兒教育與教育模式設施,希望透過簡單、開放、節能的設計,創造一個自由度和可變性都更高的空間,讓建築趕得上教育的步伐。25年來,「幼兒之城」累積設計成果已超過了460座園舍,他們透過打破隔斷,創造自由變換的空間;開放屋頂天窗,在室內形成小水塘;利用水平落差進行建築設計,激發孩子探險精神;打造充滿自然元素的庭院,同時設定洞穴和秘密基地等。野拓認為,「不要以大人的視角來為孩童設計」,他坦言,「幼兒之城」的設計會考慮孩子怕黑而為孩子設計更為明亮的廁所,會喜歡在設計中給孩子營造一些小危險,以便傳授他們躲避危險的技巧,可見每一處設計的獨具匠心。
此外,荷蘭設計師Barbara Alink 為了能讓年邁的母親享受出行的樂趣,於是創造了三條腿的自行車。三角形的構造讓自行車保持平衡,對於行動不便、不會騎自行車的人提供了代步工具的另一種選擇。策展人杜松峰指出,「未來的交通工具并不一定要想到飛船」他說,「突然我們發現步行也是未來的一種交通方式,這是我們對未來的一種思考,不是所有的未來都是一種不可想象的設計,也許在未來,一個原始的行為同樣存在。這種逆向思考也是我們這次辦展的思考。」 的確,換個角度、轉彎思考,當越來越多的設計形態由藝術趣味實驗的個人行為演變為推動社會創新的公共行為與實踐時,社會設計的美好就在於「用設計思考真正解決難題,讓未來人生活更美好」。正如現任世界設計組織主席路易莎·波切托所言,「未來的設計可以服務大眾,起到溝通的作用。設計的未來需要做到的是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處理好傳承和創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