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然教授和吴文正先生在讲座现场。
香港自19世紀中期起,社會轉變的飛快速度令人驚叹。也許是生活節奏過於倉促,許多經歷和許多事情的因果關系,一瞬間已被人遺忘。在繁華的城市里,嶄新的建築一棟棟拔地而起,而以此為代價的,卻是老店的一間間消失。隨風遠去的不止坍圮的牆壁、枯萎的鮮花,還有時代的記憶,傳統的情懷……街頭巷尾那一間間傳統老店,見證了香港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它是香港肌膚上最親切的印記。而今天,這些印記終是「老樹開花」,或是「歸於塵土」,還有待時代見證。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何佩然教授與香港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先生受邀做客香港中央圖書館,帶領大眾重溫香港街坊老店的發展歷程,探討近代香港社會街坊老店的創立、蛻變與傳承。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傳統老鋪里的商業與人情
何佩然介紹,早在19世紀,香港店舖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如中環、上環、油麻地、大埔墟、元朗舊墟等地方,到了20世紀,這些老店漸漸延伸到新區,「遠至深水涉都可以看到老店的身影」。何佩然指出,這些老店舖,它們不一定都在香港創辦,有些店舖的經營者可能是經同鄉介紹來到香港,「這些店舖,如果規模夠大,他們就叫什麼行,如南北行、米行、藥行、花生行、豬肉行等;也有一些用園字或莊字結尾,如茶園、茶莊;而廣東人則更喜歡用店主的姓氏加『記』來為店舖取名,如陳記、黃記等等」。在何教授看來,以前開一家店,「需要先辛苦地攢一筆錢,才能開鋪子」,「所以會發現,很多店舖的規模都比較小,或夫妻,或父子的模式經營。」而在經營上,則需要靠著起重要作用的社交網絡來維繫。何教授稱,一間小鋪剛成立的時候,要靠同鄉或親戚來光顧,店舖除了反映家庭內部各人的聯繫外,還反映他們的人際關系。此外,商譽信用則是一家店舖能否長久經營或擴大規模的重要因素。在何教授看來,「人際關系的建立十分著重信用,信用是商店建立商譽及互相依存的依據。而社會上對於成功商人的描繪往往將信譽放在主要位置,可以說,信用網絡是商人建立事業基礎的關鍵」。她指出,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便開始研究信用問題,其中就包括了「自然與道德秩序」、「專業知識的期望」、「責任」幾大層次,在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里,更加講求的是理性的商業關系,「然而,在中國社會中,由於受傳統的儒家思維影響,往往人與人的交往并不只是局限於交易,而是會更注重人情,將商業與人情義理進行相容」。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吳文正先生更是以自己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加以佐證。他笑稱,「小時候和奶奶到家附近的潮州雜貨店買東西,奶奶每次因為錢沒有帶夠,便會與店主講價甚至賒賬,店主因相信奶奶的信用,總是會同意賒賬」,「奶奶也會在購買的過程中與店主聊得熱絡,亦常常介紹身邊的朋友到店里購買東西」,他說:「正是靠著這樣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店舖在滿足購買的同時,還會建立起一種社交網絡,這是華人世界里一種商業運營與人情并重的傳統經營模式。」
企業化連鎖商店興起街坊老店受冲擊
「當然,在傳統的老店里,一家店,也常常是一種家族式的感情維繫」。多年研究社區與香港本土歷史的吳文正先生稱,「傳統的老店通常是自主經營,而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店里便會有特別多的家庭成員一起幫忙。下一代或許會自個去外面闖蕩,混不下去了,想回到爸爸的店里,那也是一個避風塘」,「因此,一家老店總是蘊藏著一定的情愫在里面」。令吳文正先生感到頗有意思的是,傳統老店行業里的「排他性」。他說,在其訪問的各式各樣的行業里,特定的行業通常都是一個固定的族群在做,「他們只接納家庭成員或同鄉參與」,「諸如大部分打冷鋪,都是潮州人在經營;而籐器鋪,以前很多工場在土瓜灣和銅鑼灣,他們大部分來自興寧,而且有自己的工會,工會會規定興寧人才能入會,他們的技藝也只能傳授給同個族群的人」。此外,諸如傳統的攝影、印刷等行業,亦都帶著「保護主義」與「壟斷色彩」,「以此確保本行業員工能夠謀取最大利益」。當然,隨著社會的轉型,依賴於家族血緣關系建立起來的傳統老店受到了巨大的冲擊。何教授指出,「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有了『惠康』這樣的超級市場,他們以利潤為目標,透過跨地區經營、標準化生產和捆綁式銷售,而得以更好地生存」,何教授坦言,「這些連鎖超級市場的優勢,就在於只要其中一家分店生意好,哪怕其他分店生意不好,還是能夠存活下來」,「當然,它也更加適應於時代的發展,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她說,「當你很忙碌,夜里很晚才下班,需要購買東西的時候,心中一想便能夠想到這家連鎖店或者大型超級市場,那麼便不需要考慮哪家雜貨店的哪種商品好一些,因為你沒有時間。」
工藝傳承需被重視
多年熱心於社區研究并出版過攝影書冊《街坊老店》的吳文正先生坦言,自己對香港老店題材的研究已經長達16年的時間,走訪過的老店舖超過38間,他發現,自香港經濟快速發展后,香港很多老店開始慢慢消失,「尤其是最近3年,消失的速度非常快」,而令其頗為傷感的是,「在《街坊老店》這本書里,匯集了92張香港老店的照片,然而,當自己再回到那些店舖實地考察的時候,卻發現很多老店都已結業。」吳文正先生指出,「在歐洲、在日本,我們會看到跟傳統文化有關或歷史悠久的店舖,下一代都很願意接手,他們對於傳統禮節或舊店會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即使賺的錢并不多,但也不希望店舖結業」,「可以說,這些工藝老店的每一件工具、每一件制成品都有著深刻的價值和意義,然而香港似乎欠缺這種經濟誘因,年輕人都不願意像祖輩那樣艱苦經營,他們覺得手藝太低賤,而且不能壯大,於是傳統店舖很快式微了。」吳文正說,「諸如油麻地僅有的銅器店、擅長木雕的郭記木器,作為手工藝者,他們都希望能把手藝傳承下去,但在傳承中往往會因種種原因,如社會需求的改變、店舖租金的飛漲、手工藝的價值在中國社會上得不到認同與尊重,年輕一代更是不願意接手與傳承,學徒因學藝辛苦難以堅持等等原因,讓這些傳統手工藝老店在日新月异的社會發展中慢慢消失。」至於充滿著時代烙印的街坊老店到底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何佩然教授坦言,「這都可以由市場來決定,為什麼去到某一個時間段,大家都對傳統文化很眷戀,而希望它們能夠留下來,譬如轉為歷史建築就是其中一個方向。」她說,「對於舊的傳統文化,如果每個人都能有一種強烈的信念去保護它,年輕一輩們改變了他們的想法,作出新的姿態,或許那時候,這些店舖便可以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