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昆
特首梁振英帶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六市之行帶來了不少收穫,并將於5月底向國家發改委提交發展建議。此行讓港人更多明瞭大灣區特別是珠江西岸的建設現况及前景,有助拓展合作機會及確定香港本身的發展規劃。
行程的首要收穫是引起了全港上下對大灣區建設的注視和了解。港府出動了兩位司長多個局長,再加上多名政商界人士,陣容鼎盛。除了這些決策者可實地了解當地的發展及規劃外,從相關報道中也可讓市民更多知悉情况。加上隨之而來的規劃工作,訪問已為本港參與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啟動。從行程所見,可知本港若要參與,便須坐言起行,其緊迫性彰彰明甚;粵方各市的相關規劃均已初具框架,不少項目更已在建中,香港進行規劃確已刻不容緩,正如特首所說要現在便開始,不能等下任政府做。
有了好開頭還須有客觀務實及創新思維才可完成規劃重任。就此,兩地領導均作出了一些提示。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提出要注意促進人、物、資金流通,各地劃分功能錯位發展,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及國際化營商環境,和保護生態環境等。特首則認為要發揚本港國際化及語文優勢,并利用優勢互補與內地併船出海建設「一帶一路」,兩地還可在同一產業內實行上中下游間的分工。無疑這些都是有用的建議,應好好地研究具體的落實政策。
建設規劃首先要認識和處理好三大關系,并取得恰當平衡:一、危與機的關系。大灣區可給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也同時帶來更大的挑戰。機可以失卻絕不能失,危則無法回避必撲面到來。故香港已無選擇,必須急采行動,應對挑戰,掌握機遇,怕的是不少人仍沉迷未醒或忙於政爭內耗,結果令香港在區內掉隊被邊緣化。何况香港即使有所行動,但若力度不足、招式不當,仍可陷入困局,故必須有很大的危機感緊迫感,并要集思廣益,虛心學習,力爭上游。
二、促流通與保效益的關系。大灣區建設必須也必將強化兩地流通。硬件上,兩地的交通連網將日趨完備,港深高鐵及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已進入尾聲,還有計劃中的蓮塘口岸等項目。更須注意的是,人為行政障礙的軟件問題,人流及資金流受阻尤多。但這里有一定的客觀因素及技術問題,解決有個過程,既要積極進取,又不能一蹴而就。此外,還要平衡流通增加和由此引發的影響,并恰當地調控流通。過去香港便有內地訪客及資金南下過多帶來的負面經驗,如炒貴樓、搶奶粉等,屬需求方面的外需超承受力問題,最近又開始有盲搶地的迹象。在此之外,今后還須十分注意供給方面的優質要素流失問題。大灣區建設令毗鄰地區發展在本已很快的速度下再加快,將形成吸盤效應拉走來港的人才、企業及資金,何况各地還不斷出台相關的優惠措施以強化吸力。例如前海、南沙等自貿區,便專設有香港園區,并為北上雙創人士提供各種方便及優待,包括低價住房與工作場所等。這將加快兩地間產能重組,特別是促進內地「廠店合一」,和香港服務出口模式轉型由消費南下到供給北上等轉變。
三、融合與自身發展的關系。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必令兩地經濟社會進一步融合,但這也令加快自身發展更為重要而非相反,故絕不能在合作中「忘我」。尤為關鍵者是提升競爭力和推動產業升級,因這將決定今后香港在區內的定位和分工模式。過去香港基於發展開放領先的優勢,在兩地合作中扮演了龍頭角色。但時移勢易,現時香港已無當龍頭的能力,且要當好配角也須花很大努力,稍一不慎便滑向龍尾,甚至連龍尾也抓不住而掉隊。當好配角便要跟上內地的高速發展,包括快速的產業升級換代。這對本港來說是任重道遠,前景難以看好。
有人說「本身最勁做咩就做咩」,問題是香港還有什麼勁。「勁」就是競爭力,而這是個動態概念,過去勁將來可不勁或相反。香港的航運物流業曾好勁,現時卻每况愈下。在傳統金融上香港還勁,但在明日金融的金融科技上香港已落后。故港人切勿自視過高自我陶醉,以為優勢不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