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生
前文《誰的收入跑輸通脹了?》(《香港商報》2017年4月22日),試圖站在收入角度,探討香港生活日趨逼人,宏觀來說不是一個普遍現象,因為絕大多數市民的收入均跑贏通脹,而且收入愈低的、跑贏幅度愈高,反之,小康階層及高學歷者卻是相形見絀甚至跑輸物價。本文再循支出方面入手,透過審視香港市民的開支模式,從而分析一下哪些群組最為捉襟見肘。很遺憾,無論以收入抑或支出來看,小康一族皆是香港的最大苦主。
樓貴租貴乃終極禍根
表一比較了2009/10年和2014/15年的住戶開支分布。隨着通脹上升,住戶支出難免水漲船高,整體開銷便增加了28%;不過,對比同期收入中位數增長35%,市民荷包理論上應該較前松動了。事實上,縱然社會不時抱怨交通、食品,以至水電煤等年年加價,惟數據顯示,相關開支占總開支的比率并無大變,分別維持於27%、8%和3%,意味凡此種種的加價幅度絕不特別離譜。不過,受累樓價急飆,住屋開支的占比卻由33%升至36%,所涉金額亦增加39%跑贏整體;顯而易見,樓貴租貴才是市民生活捉襟見肘的罪魁禍首,乃至終極禍根。
小康住屋開支最多
那麼,為何說小康一族情况最慘?表二便以開支分類,由低至高地將全港分成四個等份。恰如「恩格斯定律」所示,食品固然是最低四分位即基層開支的最大部分,但值得留意的是,或許受惠於公營房屋及資助房屋等福利,其住屋開支占28.1%,比率乃是所有組別之中最小的。相反,第二個四分位的小康一族,其住屋開支高占了36.4%——該數字高於最低四分位的基層,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比較第三個四分位的中產的37.9%,以至最高四分位的富人的35.9%,情况卻完全不一樣了。毫無疑問,小康一族的住屋開支相對不合理地蠶食了較多開支組成,他們恐怕是最受樓貴租貴影響的群體。畢竟,相對合理的數字分布,第二個四分位的住屋開支占比不是應該介乎基層與中產之間,亦即處於33%左右的水平嗎?
資助房屋助力似有若無
表三正正解釋了箇中原因。以住戶所居的房屋類型劃分,公營房屋住戶的住屋開支,僅僅占了整體開支的12%;當然,公屋租金嚴重脫離市場,幾乎免疫於近年的樓市狂潮,且還動輒獲得派糖免租,所以,無論以什麼方法劃分,公屋住戶的住屋開支占比乃是所有其他群組之中最低的。至於資助房屋的住戶呢,理論上言,這個群組亦獲政府資助住屋開支;然而,數據反映,其住屋開支高占整體開支的38%,這固然大幅高於公營房屋的住戶,實際所涉金額且是后者的6倍之強!更加匪夷所思的是,比較私人房屋住戶的住屋開支占了41%,資助房屋住戶實不見得受惠「資助」而大大減輕了住屋負擔!當然,資助房屋無疑發揮了一定資助作用,缺乏此一福利載體的話,小康生活必然更慘;可是,相關資助幅度實在應予提高,例如爭取將資助房屋住戶的住屋開支占比,降至遠離私人房屋住戶而又高於公營房屋住戶的水平,比方說30%左右。
加強資助小康住屋困難
不謀而合的是,表二和表三的數據,均反映小康階層及資助房屋住戶的住屋開支占比偏高;同一時間,相對其他群組而言,爭取將兩者的住屋開支比率降至30%或三分之一,比較來說相信是個相對適切的做法。事實上,參照表一數字,將住屋開支占總開支降至33%,也就意味回歸到2009/10的水平,亦即美國剛剛啟動量寬及香港樓價還未飆升之時。
可以看到,33%可說是個magic number,或是住屋開支的黃金比率。最近有建議說,未來的政府資助房屋不應再跟樓價挂恥,而應與受資助人士的收入挂恥,某程度是貼近上述數據結果的探討方向。第五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希望重建市民的置業階梯,并擬引入「港人首置上車盤」;箇中倘以33%數字為錨,包括用來釐訂新的資助房屋售價及衡量整體房屋政策成效等,誠乃切合香港樓市狀况的目標方向。
總的來說,樓價高企無疑大大蠶食了港人開支,當中,基層市民都可受惠公屋政策而免受其害,其他有產階級更可得益於資產升值而大蒙其利,反觀一眾無殼無產的小康,則肯定是受害最深、受困最多的一群。所以,當局好應加強資助房屋等政策針對性地施予援手,尤其是積極研究增加資助房屋的資助比重;唯有如此,才可理順香港的住屋開支扭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