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監管層對險資杠桿舉牌現象連出重拳,不少人認為這可能推動市場風格將從權重藍籌轉向中小創。然而這種情況并沒有發生,繼上周跌逾2%之后,今天創業板再度下跌,截至北京時間10:11跌2%。
廣發證券分析認為,今年創業板相對主板的業績增長在進一步擴大優勢,創業板指數相對主板的相對PE已經回到了本輪牛市啟動之前的水平,所以風格難以轉換的原因應該不是創業板的基本面變差,也并非估值太貴。
廣發認為,創業板持續低迷,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的力量已經在改變市場風格的“游戲規則”——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去深度參與二級市場的“資本大時代”已經拉開了序幕,這可能是影響未來兩、三年A股市場特征的核心變量。在新的“游戲規則”下,存量資金對小盤股的配置調整卻遠未結束,發生“風格轉換”仍然難度較大。
不過,對于廣發的分析,其他券商似乎并不認同,他們更多地將這一現象歸因于監管影響。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羅文波指出,本次監管實質目的在于場內“去杠桿”,而估值依舊偏高同時,杠桿資金偏好的中小創受到的監管壓力將會更大,故從這個角度來說,難言“風格切換”。
中金公司王漢鋒分析認為,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高估值股票近期表現不佳,主要是受到解禁高峰、IPO提速和基金回贖三個因素的共同打壓。
一方面12月份的解禁高峰對這些成長股壓力更大;
另一方面新股發行近期明顯加快,對于中小市值股票的稀缺性也帶來一定影響。
另外,受個別創業板權重股影響,短期重倉小市值成長股的基金可能會面臨贖回壓力,也會帶來流動性上的擾動。目前按照創業板的整體估值雖然已經回到了歷史均值水平(基于盈利一致預期),但很多個股仍不便宜。
羅文波同時還提到,定增收緊導致中小創外延式擴張受阻,也是此輪中小創持續低迷的重要原因:
從監管層對市場融資結構調控看,當前IPO已明顯提速,11月IPO數量已創一年半新高。同時,從新華社發文“A股平靜面對IPO擴容”看,我們預計,明年IPO進一步提速以解決600余家IPO“堰塞湖”是大概率事件。同時,為了避免IPO提速對市場資金面影響,預計定增等場內再融資或進一步收緊。
上述趨勢之下,一方面,新股不斷上市疊加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將降低中小創“殼資源”“概念股”的稀缺性,而以上證50為代表的低估值業績增速穩定的優質白馬藍籌的稀缺性及估值溢價將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定增等再融資受限,使得以外延擴張作為業績增長重要手段的中小創個股業績將持續受壓。在中小創估值和業績“雙重壓制”下,藍籌的稀缺性將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