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凡
在資本市場,姚振華的寶能系接連掀起萬科、南玻的股權大戰,還一度想撩格力,用網友的話說,「姚員外」這是要上天啊。這場無硝煙的資本大戰,不僅讓吃瓜觀眾領略到資本運作的學問之深,更重新認識一致行動人的真正含義。而聯想最近特朗普與蔡英文的種種互動,難免讓人懷疑,兩人是否達成一致行動人協議,目標直指抗華。
中美經濟博弈不樂觀
不想則已,一想不得了。從南海到薩德,中美博弈已升溫;而小英上台,台海風高浪急;如今,還未上任的特朗普若已下定心,要攜手台灣全力抗衡大陸,維護美國霸主的地位,對還在奔小康的大陸必定不是利好。尤其是作為兩個巨無霸博弈最敏感的中國的核心利益台灣問題將复雜化。面對雙線「夾擊」,無疑會掣肘中國的應對,將陸美台三邊關系帶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不過,一個是商業精算師,另一個則是政治精算師,「英特」表面看似「結盟」,背後其實是各懷鬼胎,相互取暖,各取所需罷了。特朗普這邊接了蔡英文的賀電,隨後還派了熟悉台灣的顧問入島,另一邊則接連在推特「發難」,無視客觀事實指責大陸,從南海、匯率政策到市場經濟,企圖在輿論上搶佔上風。其實,特朗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力挺台灣也好,炮轟大陸也罷,目的都是為未來上台後的中美經貿較量積累能量、增加籌碼。
精明於商場的特朗普,與他國僵持政治糾紛顯然不是他的優先選擇,其所有的舉動都是最大化地為美國爭取利益,為美國經濟獲取動力,為其兌現選舉承諾鋪平道路。其中,中美經貿博弈將是重中之重,畢竟兩國雙邊貿易巨大,存在太多的共同利益,而中國恰逢加入WTO屆滿15年,對其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適用「替代國」數據的作法也將到此為止。但特朗普顯然不想放棄這一貿易利器,不想大陸產品過多地進入美國而沖擊經濟,更不想大陸壯大增加市場規則的話語權,影響美國經濟的全球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團隊布局上,貿易團隊啟用諸多強硬派:鋼鐵業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億萬富翁威爾伯羅斯、前紐柯鋼鐵首席執行官丹迪米科以及3名經驗豐富的貿易律師,顯然是沖著中國來的。可以預見,美國將繼續不承認大陸的市場經濟地位,特朗普時代的中美經貿聚焦,氣氛不會太好,懲罰性關稅、反傾銷反補貼申訴或成為博弈常態。
特朗普來了華須有應對策略
特朗普為了經濟,而蔡英文則是為了政權。在支持度雪崩的情況下,蔡英文急需某些大事件來止損,而操作與特朗普通話目前看來「效果」不錯,不僅深綠歡迎鼓舞,就連一般選民都偏向「正面」。只不過,相較於特朗普為提振經濟、維護美國利益,蔡英文的目的顯得太過自私。因為,通過抱美國大腿來增加抗陸籌碼,保持順利施政,卻以犧牲台灣利益作為代價。一通祝賀電話,所謂的百萬遊說費用只是零頭,台灣被特朗普視為工具,未來開放美豬、被迫購買更多的武器,壓力只會越來越大。而兩岸關系繼續受創,傳導到經濟上,台灣恐雪上加霜。最後結果必定是特朗普得了便宜,台灣卻只剩深綠的狂歡。
更重要的是,維護政權是靠政績靠民意,特朗普恐愛莫能助。而執政已逾半年的蔡英文,沒有值得炫耀政績,臨黨產會、一例一休、開放日本核食與美豬、同性婚姻及兩岸持續冰冷等一堆問題卻等著她去一一拆解,從中不免讓人看到了朴槿惠的影子。朴槿惠被彈劾,不是反對黨的功勞,而是自我作死,是民意的勝利。從這里來看,無下限地抱特朗普大腿,蔡英文豈不是在自我加速「死亡」。
雖然特朗普個人並不能主導美國對華政策,利益集團、企業、地方政府、國會、國務院、白宮等都將制衡特朗普。但對大陸而言,目前似乎出現了一種的「特朗普迷思」的現象,對其未來對華政策捉摸不定。相比於奧巴馬政府期間在中美關系中大打「規則牌」而言,特朗普將會更多地秀「實力牌」,奉行「實力政治」原則,與中國在具體問題上進行攤牌、較量與談判。
蔡英文只是一個仆蛾子,尚能等民意讓她自滅。但特朗普來了,中國該如何應對?「英特」通話類似的難題,特朗普或還會不斷拋出,中國務必冷靜觀察,耐心應對,軟磨硬泡也好、以拖待變、以談促變、以競促合也罷,終究需要擬定應對策略來維護國家利益和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