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四方沙龍】馮原講述後現代文化中的公共藝術

2016-08-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林涛报道:8月27日下午3點至5點,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二樓報告廳,深圳公益性文化品牌四方沙龍再次舉行。建築學博士,中山大學教授馮原先生主講《現代性與地方性——後現代文化中的公共藝術》。

  在馮原先生看来,現代社會的現代二字,並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更多是指一個區別於傳統社會文化的新型社會的出現,今天我們用以認知世界的框架,並不直接源於各種傳統文化,而是特定的現代政治和技術的結果。這一現象和過程可稱為現代性。一百多年來,現代性的擴張使世界合並為現代社會,它劃分出經濟文化上的中心和發達,區分出地方性,也使得各種地方性的文化蛻變為傳統。

  1851年的大英博覽會,可以看成是現代性社會的一個象征性的開端。

  廣州中山紀念堂於1930年代初落成,這一宏大建築可以看成是現代國家構建形象表征的載體。從廣義上來說,現代公共藝術與紀念性的國家建築具有相似的功能。

 

  在這個進程中,公共藝術滲透於其中,並持續扮演著具有象征功能的角色。同時,又由於現代社會的性質,原來曆史上服務於宗教和帝王的(公共)藝術形式退隱為“民族傳統”,現代國家意識形態成為現代公共藝術的主要目標,也因為東西方國家意識形態的對立,現代公共藝術的形式裂變成不同的方向,宏大的國家敘事型和抽象的現代主義型分別代表了兩種主要的方向,並形塑出二十世紀公共藝術的總體面貌。這段曆史一直延續到全球化進程中後現代文化的到來。

  在1937年的巴黎世博會上,蘇聯館和德國(納粹)館在塞納河邊遙遙相對,其鮮明的形象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國家意識形態的對立。這一景象可以看成是二十世紀以來用公共藝術來實現國家意識形態的典型例子。

  20世紀的曆史表明,國家主義的極權意志偏好宏大的形式,也使得公共藝術淪為意識形態的符號工具。下圖為1930年代位於德國紐倫堡的納粹大會堂。

  現代主義之後的抽象藝術,生產了現代城市和建築空間的“公共領域”,抽象公共藝術以對藝術自主性的申張,擺脫了意識形態的支配,與古典或現代的紀念性藝術形成鮮明的對照。

  2000年以來,以中國國家大劇院建設為背景,中國邁進了後現代文化的轉型階段,所謂的後現代文化,既具有現代性的結構遺產;又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在後現代文化中,原來對立於現代的傳統和地方性,反身為重要的文化資源,中心與地方、現代與傳統、意識形態與民間,其相互的位置均發生了變化。

  作為社會表征的公共藝術,也在這個文化轉型的過程中,獲得了新的推力,並演繹出更多新的形式和表現手段。尤其是在當代的媒介社會中,大眾文化和輿論的興起,也介入到原來由國家意識形態支配的公共藝術領域。一種無邊界的文化和各種借助傳統而重新複活的文化相互混雜到一起,構成了當代公共藝術的多樣化的面貌。

  2000年前後問世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以擺脫傳統符號的獨立外形,宣告了二十世紀以來中西融合之路的終結,也為新世紀的中國轉向一種媒介社會的公共領域,和新的公共藝術形式制造了新的起點。

  2013年,著名的“大黃鴨”來到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的海面上,把一個最不具政治特征的“浴盆玩具”放大成紀念性建築的體量,反而使得維港的摩天大樓相形見絀。這一現象可以看成是以公共藝術去實現“無邊界”的後現代文化的例子。

  本講座將分成三個部分,分別追溯現代性的二元結構與公共藝術的位置,以嶺南文化為例來分析地方性的形成演變過程,最後將以幾個公共藝術案例,從藝術形式的視覺方法來講解後現代文化中如何重新定義傳統與現代的文化位置的經驗。

  上图为位於廣東韶關的莞韶城中的“衣山缽影”公共藝術創作,取材於六祖惠能的南歸故事,卻運用現代的視覺形式來演繹傳統的禪宗智慧,可以看成是後現代文化中的一種有代表性的公共藝術表現形式。

  馮原,建築學博士,中山大學教授馮原。從事文化批評和視覺文化研究,空間設計和公共藝術創作,觀念藝術創作。現為中山大學人文社科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藝術設計與創意產業系主任,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輪值主席。廣州名城委和廣州國規委環境藝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和廣州文物保護委員會委員,其主講課程《視覺文化批評》為國家教育部首批網絡公開課,出版文集《被壓迫的美學:視覺表象的文化批評》。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