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在一陣榔頭捶打和焊接聲中,壽光的建筑工人給一座新建的煤電廠進行收尾工作。它見證了中國公司對煤電廠的建筑熱潮——這進一步加深了電力供應的過剩。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31日報道,對那些熱衷于用新增就業崗位來促進經濟增長的企業和地方官員來說,能夠獲得低成本的融資,加上煤炭價格低迷(僅僅是五年前價格水平的一半),使得投資電力項目頗具吸引力。
報道稱,在壽光新建的煤電廠,工人們說他們從事這個項目已經有兩年半的時間了。一名工人說,這個項目本可以更早完成,但電力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報道稱,雖然中國領導人急于為疲軟的經濟增長充電,但這樣的建設和投資速度也開始讓他們感到擔憂,這些項目不利于調整經濟結構和清理受污染的天空等主要目標。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的勞里·米利維爾塔說,這不禁讓人質疑國有企業的投資是否“不顧市場需求或者投資回報,被用于拉動短期內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
北京已經承諾減少煤炭板塊和其他行業的產能過剩,這些行業吸收的投資本可以更好地用在其他地方。
報道稱,中國要想履行到2030年左右——如果不是更早的話——開始減少碳排放的承諾,減少煤炭需求也是必要的一步。中國已經禁止在供應過剩的地區批準新建燃煤發電項目。
據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的一篇分析說,預計在2015年和2017年期間,中國還將增加近200千兆瓦的熱電廠產能。這比整個加拿大的發電能力還要大。雖然一些是用天然氣來發電,但大多數是煤炭發電。
業內分析人士稱,國家主導的投資仍然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更重視短期內的財政狀況。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中國能源問題專家宋然平表示:“地方政府專注于促進地方就業。毋庸置疑,未來幾年內電力產能過剩的問題將會變得更嚴重。”
公司官員和工人們說,位于壽光的這家神華國華電廠——由香港上市的能源巨頭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控制——已經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就業崗位。
報道稱,煤炭價格暴跌是煤電廠興建熱潮背后的一股力量。考慮到國家設定的電價不像煤炭價格那樣出現大幅下調,燃料價格低迷有助于保持項目的盈利。
目前的風險是:中國是否會推進改革計劃,包括讓工廠之類的用電大戶與發電廠進行談判,達成電力供應協議。競爭加劇可能會促使電價下調,給運營商帶來壓力。
在這個過程中,熱電廠還要和更清潔的能源供應方——中國沿海地區的核電廠、北部平原上的風電場和南方的水力發電廠——展開競爭。
報道稱,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公司的分析師預計,在未來幾年里,煤炭需求每年會減少5000萬至1億噸。這位分析師說:“當核電和水電上線后,你無法阻止它們取代煤炭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