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吞吐大荒 藝術與山川交融

2016-05-23
来源:香港商報

  吞吐大荒 藝術與山川交融

  許欽松山水畫展上海開展

  「吞吐大荒猁猁許欽松山水畫展巡展(上海站)」2016年5月19日在上海中華藝術宮盛大開幕,本次展覽展出許欽松先生新世紀以來創作的大批山水畫大作,展示了他在山水畫藝術上的傳承、開拓、創新與突破。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源起海派藝術 探索新山水美學

  許欽松先生1952年生於廣東澄海,國家一級美術師。身兼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以及廣東畫院院長等職務,博士生導師。多年來醉心中國山水畫的創作。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是2012年北京中國美術館,廣州廣東美術館舉辦同名畫展的延續。許欽松告訴記者:「上海是我心中的藝術聖地,與我出生的潮汕平原有著很深的淵源。」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潮汕地區有大批美術青年到上海美專學習,得到黃賓虹、劉海粟等大師的耳提命面。抗戰爆發后,這批學生從上海回到潮汕擔任美術教師,在他們的教育下,出現一大批有美術基礎的學生,潮汕地區涌現出孫裴谷、孫星閣、王顯詔、劉昌潮、王蘭若等一大批海派藝術名家,同時也促使海派藝術在潮汕地區開花結果,成為海派畫風的又一藝術陣地。

  「我自小就是在海派藝術的浸染下成長,海派藝術在傳統文化的堅守與銳意創新的精神對我的藝術創作影響頗大。時至今日,我依然認為中國畫創作中的創新,必不可是建立在以傳統價值和現代價值對立的基礎上。」

  此次展出的作品,以2012年展覽為主線,亦穿插了許欽松近四年中所創作的數十幅水墨新作。他表示,「近四年中我依舊在新山水美學這一課題中探索工作,通過對作品的重新梳理調整,分成『大道之境』、『傳統之橋』、『重建新山水』、『宇宙心象』四大專題展示,將更有助觀者了解我的思考與創作。」

  把握傳承與創新 構建大山大水之美

  許欽松先生是當代山水畫壇的代表性人物,多年以來,他在山水世界呈現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世界。其筆下的山水氣勢磅礡,壯美遼遠、雄健蒼茫。他既繼承了嶺南畫派的精神,又追隨時代、立足創新,致力於把傳統與當代有機銜接。他把黑白灰組合發揮得淋灕盡致,於簡潔之中滲入設計元素,大山、大水與飄渺的雲氣等具象轉換為帶著音樂旋律的山水意象,開創了寫實與移情共生的大山水畫境界。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范迪安指出,在長期的探索中,許欽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筆墨語言。他的山水畫以墨色為主,少有色彩渲染,或以色彩為輔,筆墨處理聚焦於全畫大的黑白關系,具有鮮明的現代感,同時以墨色的精微濃淡營造清新純净的山水氣韻,使得筆下的山水丘壑沉浸於浩渺雲氣,於剛健挺拔中見氤氳化醇。他追求以見筆帶動見意,運用「積筆」之法塑造丘壑,在線與點的交織中形成山水的結構,使作品擁有深厚、雄渾的視覺格局,彰顯出內在的剛健精神,又以「潤」的墨色使畫面充滿迷離奇幻,展現出抒情的詩意。這種「積筆為骨、見筆見韻」的語言堪稱許欽松在筆墨形式上的獨創,豐富了當代中國畫山水畫的表現力。

  許欽松重視山水畫和哲學、美學、藝術史和相關學術的價值疊加,期以共同探尋山水畫的現代價值。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中國思想與繪畫專業博士趙超指出,許欽松一直以來就走在現代山水畫的創作與實踐的道路上。「不僅技術和意境不斷蒙養和提高,更加縈繞於心的是山水畫現代精神的建立和意義的探尋。」他思考與探求一種既不同於傳統,又有別於西方的寫生方式,建立起一套符合當代意味的山水寫生體系。這套寫生體系的建立,緣於其「對當代山水畫寫生中過多受西方寫生概念的影響,而對於傳統的寫生觀思考不足等」諸多問題的反思。

  從自然到精神,從造化到心源,從營構到表現,從規律到自由,許欽松先生置身於山水畫變革創新的時代氛圍,知常求變,融通求新,在精神的深層次上實現創造性的超越。范迪安稱,「許欽松的山水畫之路,傳承了『嶺南畫派』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卻在山水畫的主題、形態與筆墨語言上超越了傳統,由此成為『嶺南畫派』精神上的當代開拓者,為『嶺南畫派』的當代發展做出了有價值的建樹。」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