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北极,北极!》纪录片创作幕后的那些事

2016-0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陈溯)2016年伊始,一场“霸王级寒潮”让很多国人印象深刻,全国数百个城市最低气温刷新历史记录,而这一现象背后,是一个专业名词——“北极涡旋”在发生作用,正是它的南下,才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北半球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温度骤降。

  近年来日渐增多的极端气候——四季不再那么分明、南北方加重的旱涝情况、不期而至的寒潮和酷热等,都与中国人印象中那个遥远的白色世界紧密相连。
  “北极天然与中国的气候有直接关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教授武炳义说。
  基于对这种联系的好奇与探究,纪录片《北极,北极!》应运而生,该纪录片主创人员旨在通过描述北极世界历经的历史变迁、北极与人类的关系,唤起更多人保护北极环境的意识。
  《北极,北极!》分为一路向北、极北人家、危险温度、冰封宝藏、航道破冰、对话之地、天下留白、守望北方8集。从人类对北极的发现历程、原住民现状、气候生态之变、资源矿藏之争、新航道出现、北极治理合作、北极文化,以及人类应如何与北极相处这八个方面,向公众全方位展示北极地区的自然风貌和发展现状,展示全球化时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给北极带来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种种影响。
  《北极,北极!》的总顾问之一为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在该纪录片播出前夕,他向人们郑重推荐了这部作品:“千百年来,人类历史与自然历史在北极交织共衍。这个看起来冰冷荒芜的生态环境其实孕育了恢宏的地貌景观、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以及独特的文化。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现在正威胁着这片神奇之土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要保护我们的星球,必须首先了解它。”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能够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认可和推崇并不容易。从2013年8月与UNEP首次接触,到2016年2月17日UNEP最终确认担任《北极,北极!》学术支持机构、施泰纳出任纪录片总顾问,共历时两年半,双方经过了多次的探讨和接洽,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北极,北极!》的主题思想和拍摄水平打动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北极,北极!》总导演余敬中及主创人员介绍了这部纪录片虽然艰辛却有意义的诞生过程。
  余敬中介绍,从2012年冬天初步设想,到2013年夏天集中学习形成初步脚本,并最终通过台编委会重点选题立项,到2014年4月启动拍摄,最后2015年8月结束主体拍摄,剧组前后安排了三轮大的集中拍摄及若干次小型拍摄,95%以上的拍摄量都在境外完成,从极昼到极夜,从零下40多度到零上30多度,经历四季变化,足迹覆盖了从北极点到北极圈覆盖的所有国家。
  纪录片顾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央视财经频道北极纪录片创作团队历时三年多,制作八集电视纪录片《北极,北极!》。纪录片对北极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追踪采访北极各国和国际北极组织的各类专家,与北极原住民直接对话,深入北极各地现场拍摄取材,参与中国北极研究的国际合作研讨,讲述了一个关于北极全新的生动故事。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纪录片顾问郭培清统计,截至2007年以前,国际上已有约23部关于北极题材的纪录片,主要可以分为探险类、北极动植物类、原住民文化类、气候变化类和地缘政治类。而《北极,北极!》属于全景介绍近年来北极经历的气候、环境、政治、经济、原住民、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像一部展示北极变化的百科全书式的纪录片。
  可以看到,《北极,北极!》关注的不仅是普通人可以感知到的气候问题,还有许多无形却又影响深远的变化:无论是通航条件越来越显著的北极航道,还是日渐具备可开采条件的丰富的北极资源,抑或是在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都与未来的国家利益紧密攸关。(完)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