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23

產能過剩成經濟癌癥

2016-01-19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都是由中央決策,規劃經濟由上而下、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三十多年來都行之有效,但這依靠投資的經濟增長模式,到最近開始出現問題。

  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當時溫家寶總理推出4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計劃,該計劃令到產能大增,而經濟增長未能消化增長的產能。最近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明中國要接受低一點的經濟增長為將來常態,不可以再期望短期內恢復10%的增長。

  供給與需求不接軌

  有經濟學者形容產能過剩為一個死結,如果不解決將會拖累國家經濟發展。中央大量投資固定資產在基建及工廠,但由於供給沒有按需求調節,結果是供給和需求沒有接軌,生產的產品沒有人要,而市民需要的產品卻短缺。供給及需求不接軌的情況,主要是發生在傳統的基本工業上,例如鋼鐵、鋁、水泥、玻璃等原材料工業。

  以鋼鐵為例,在1996年中國鋼鐵的年產能約為3億噸。2000年中國加入世貿,中國出口急速增長,經濟以每年10%高速增長,而鋼鐵價格下跌到低於成本價,生鐵價格低於2千元人民幣一噸,一斤鐵的利潤還低過一斤白菜。現全國每年鋼鐵需求約為7億噸,而全國產能卻達到驚人的10億噸,占全球產能一半,而中國國民生產只占全球12%。過去中國還可以把過剩產能出口,減低國內過剩產能的壓力。近年,多個國家對中國產的鋼鐵實施反傾銷稅,令到出口呆滯。鋼鐵產能過多亦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空氣污染。全國煉鋼廠有一半在河北省,令到北京市空氣嚴重污染,達到不健康程度。

  不停擴充產能釀災難

  過去一直不能令到鋼鐵產業去產能,這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工作目標不同有關。鋼鐵產業是高投資,高產能,一個大型煉鋼廠投資達到300億元,每年生產達到20億元,有個別鋼鐵企業員工超過十萬人。大型鋼鐵廠對地方經濟極之重要,如果一間大型鋼鐵廠結業,等於整個地區失去經濟命脈。這可以解釋到為什麼地方政府違背中央指令,不停擴充產能,直至到現今的災難情況。

  但是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去產能的工作目標,完成了第一個去產能的成就。浙江省杭州的國有半山鋼鐵廠,成為中國第一國有煉鋼廠熄火。一個煉鋼鐵的核心就是熔爐,點火要幾千萬元,需時一個月才能達到需要的溫度。熄火等於停產,半山鋼鐵廠熄火,代表去產能的時代開始。中央要認真落實去產能工作,進行真的經濟改革,未來還要把年產高達3億噸的鋼鐵廠,去產能化。一個鋼鐵廠代表幾百億元的投資,等於浪費大量社會資源,要把騰空出的社會資源投入有效益的產業,才能重新帶動國家經濟增長。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逢周二刊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