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彈琴
成功的海外投資都是相似的,但賠本的買賣各個各的賠本之道!
1月12日,萬達在北京宣布,以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被認為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并購。傳奇影業,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它出產的《蝙蝠俠》系列、《盜夢空間》、《侏羅紀世界》、《環太平洋》等,相信大家應該知道。
萬達的大手筆,其實也是中國近幾年對外投資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走向海外市場:勞務輸出,并購企業,建設工程……其中,中海油并購尼克森、聯想拿下IBM筆記本,以及萬達接連并購AMC、傳奇影業的跨國并購事件,震撼世界市場,讓西方人感到:現在的中企,確實已非“吳下阿蒙”了。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在過去20年尤其是最近10年,中國企業“走出去”成果豐碩,但失敗的案例也不少,一些企業交付了昂貴的學費,有的更為此面臨生存危機,還有一些中國工人,將生命永遠留在異國他鄉。
為什么總是中國企業當冤大頭?有些源于異國他鄉的不可抗力,但有些則是中企自身的疏忽、誤判乃至蠻干,很多時候的巨大損失真是讓人痛心。牛彈琴(微信:bullpiano)總結了六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或許值得我們的中國企業在跨出門前,好好對照思考一下。
問題一:只顧當前政治紅利,不看日后政治麻煩
比如,東南亞的緬甸,一度被西方認為是中國的小兄弟。這樣的國家,總該是安全的投資地了吧。在該國招商引資政策激勵下,很多中國企業興沖沖來到緬甸,其中就包括中國的電力投資集團。
至少在剛開始幾年,中電投還是很興奮的,該公司獲得了一個巨額的密松水電開發合同。一旦開發完成,中電投自然收益不菲,對緬甸當地來說,也是一個搖錢樹工程——程既可提供巨額電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還可向中國出口電力,換取大量外匯,可謂一舉多得。
但人算不如天算,隨著緬甸國內局勢的改變,一度依靠中國的小兄弟,開始主動疏遠了與中國的關系,一些民眾更將中國的工程,視作侵犯緬甸人利益。中國企業在環保方面的瑕疵,更是被無限放大。在各方壓力下,緬甸政府隨即叫停了該水電站項目。中國企業為此蒙受巨額損失,到目前為止,前期投資損失至少是數十億人民幣。類似情況還發生在亞非拉多個國家。
問題二:超低報價搶單,超大損失必然
在波蘭, 中鐵公司2009年中標了一個價值4.72億美元的高速公路項目。但這個價格實際還不到波蘭政府預算的一半,當時很多歐洲的的競爭對手當時還很不服,一度指控中國公司“低價傾銷”。當然,這么低價拿單,中國公司也有其小算盤,一則對自身建設能力有自信,認為可以有效壓縮成本;二則著眼長遠,先在波蘭樹立口碑,少賺錢乃至不不賺錢,然后可拓展整個歐洲市場。
但施工一展開,中國企業完全掉入了陷阱,因為不僅不能賺錢,而且要賠很多錢。國外情況與國內工程也很不同,在國內,一些企業往往低價中標,然后逼迫要獻禮的當地政府加錢趕進度,但這種釣魚工程,對波蘭完全失效。
為按期完工,中鐵公司成本急劇上升。資金不到位一度拖欠了當地分包商費用,又導致后者抗議幾乎鬧出外交糾紛。最后,無法承擔天價虧損的中鐵,黯然退出波蘭市場,并面臨巨額賠償訴訟。原本想立的形象工程,最后成了爛尾工程,中鐵在波蘭名聲掃地,作為池魚之殃,多個中國與波蘭投資項目一度被擱置。
問題三,視環保如兒戲,多花錢買教訓
還是以中鐵波蘭工程為例,開支不斷增大,也同該公司在環保問題上的疏忽有關。在工程施工路段,有多種珍稀兩棲動物,根據規定,必須在這些蛙類冬眠前將其遷移。中鐵公司剛開始不在意,但事到臨頭只能停工兩周,將珍稀蛙類搬到安全地帶。這又造成了額外的損失。
應該說,中鐵在環保問題上還是頗有建樹的,但經驗不足、大意心態,讓成本攀不斷升。這種對環保的輕視,其實遠遠不止中鐵一家。有些國企業延續國內的粗放做法,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嚴格遵循當地環保法律,由此埋下諸多隱患,既極大損害了公司乃至中國企業和國家的形象,有時還面臨巨額罰款乃至整個工程得不償失。
問題四:入鄉不問禁,麻煩難撇清
在沙特, 中鐵建2009年攬得一大型工程——100多億人民幣的鐵路項目,這是沙特首條輕軌,這也得到了中沙兩國高層的支持。工程建設工期22個月,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中鐵建開始抓緊時間埋頭干。
但沙特的風俗,卻給施工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中國企業海外施工,像蜜蜂一樣勤勞的中國工人,是一大法寶。但在沙特,工程很多區域禁止非穆斯林進入。中鐵建不得不更改原先計劃,在國內招聘穆斯林工人赴中東。
為按期完成項目,中鐵建還不得不租用當地器械,當時正值沙特施工熱潮期,設備租價昂貴,中鐵建成本大幅攀升。2010年,中鐵建宣布,該工程預計虧損將達到41.53億元,也就是說,該公司2009年辛辛苦苦獲得所有利潤的三分之二,都虧在了沙特一個工程上。中國人虧錢幫沙特做工程,想想也挺別扭的!
問題五,裁員要審慎,工會非花瓶
在韓國,上汽集團2004年花5億美元收購了韓國第五大車企雙龍公司的48.92%的股權,后上汽又多次增資擴股,從而成為雙龍最大股東。為扭轉雙龍虧損的狀況,上汽一度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希望裁減冗員。
但上汽此舉遭到了韓國工會的強烈反對,工人持續舉行罷工,上汽派駐公司的管理人員也被抗議工人打得落荒而逃;而且,工會還指控上汽盜竊雙龍的技術,由此上汽在韓國輿論中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當然,韓國人對中國老板的異樣心態,也是激化因素之一。
最終,上汽不得不退出雙龍,約40億人民幣的投資全打了水漂。后來,雙龍被印度公司收購,現在正準備進軍中國市場,但這都與上汽沒任何關系了。
問題六,拍腦袋拿項目,必然冤大頭
澳大利亞,礦業大國,引眾多中企紛至沓來。2008年,中鋼集團出價約14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中西部礦業公司98.52%的股權。如此大手筆,當時贏得掌聲一片。但3年后,中鋼集團的澳洲開發陷入困境,當初的大膽并購被證明完全是拍腦袋決策。
分析原因,其實也很可笑,當初并購時,中鋼集團認為該礦儲藏以赤鐵礦、紅礦居多,但開發后才發現很多是更次的磁鐵礦,提煉成本增加,收益自然下降;而且,中鋼運礦的港口,則掌握在競爭對手必和必拓和力拓手中,讓競爭對手幫助中鋼運礦,中鋼也想得太美了。
而且,大宗商品價格也有周期,在巔峰時頭腦發熱高價拿礦,價格暴跌后,投資自然大幅縮水。中鋼的教訓,在今天的非洲、拉美等地也屢見不鮮。
世界很大,中國企業優勢明顯,自當大有可為;但必須也要看到,世界也很復雜,中國企業不能光有膽大,更須謹慎綢繆!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實施,勢必有更多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希望他們在“一帶一路”過程中,走得更穩健,被坑的次數,少些,再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