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瞬
2015年12月末,原本就已然不景氣的彩電業再遭重創。12月30日、31日四川長虹、創維數碼、TCL多媒體相繼發布公告稱,各公司將退回高效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資金,而深康佳則早在2015年10月就曾發布公告稱將退回節能補貼資金8996萬元,同時還無法收回賬面應收國家節能補貼資金凈額13199萬元。
據了解,此次四川長虹方面涉及補貼金額高達5.33億元,創維數碼則為6656萬元,TCL多媒體則最高可涉及8700萬元。目前五大傳統彩電巨頭中,僅海信電器[-1.47% 資金 研報](600060,股吧)未披露相關信息,其余4家都卷入此次“退補”風波。
為什么會出現多起“退補”事件?一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存在企業“騙補”的現象,企業在補貼和申報的時候有違規行為。
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全國推行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冰箱、空調、洗衣機、平板電視、熱水器入選。其中平板電視補貼進入門檻最低,因此補貼規模最大,但由此產生的后遺癥諸如“騙補”、“透支消費需求”等行為卻屢見不鮮。
退補企業承受業績負擔
四川長虹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收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補貼資金214376萬元,尚有9430萬元未收到。在補貼資金清算后,公司需退回已經收到的補貼資金43956萬元,同時公司賬面應收到補貼資金9430萬元也已無法收回。
四川長虹2015年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達4.95億元。顯然,這一結果是四川長虹無法接受的。對此,四川長虹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對被要求收回的補貼資金清算結果存有異議,稱正與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并擬申請對公司補貼資金進行重新核算。
對于其他幾家彩電企業而言,退回補貼資金數額雖然比四川長虹方面小,但壓力同樣存在,尤其是在企業虧損的情況下,可謂雪上加霜。如深康佳2015年前三季度虧損達8.52億元,TCL多媒體前三季度也虧損了2.38億元。
在四川長虹披露被要求退回節能補貼資金之后,一業內人士就在朋友圈中評論稱:“這類情況絕不止長虹一家,至少75%的企業都存在類似現象,只是額度大小的區別。”隨后相關企業不斷披露信息,卷入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而在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看來,企業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統計過程中出現偏差和錯誤是難免的,一方面很多企業都是通過經銷商銷售產品,有時候經銷商提供的數據也是有問題的;而政府在核算時,可能因為身份證號碼不全、銷售產品沒有開發票等原因不予通過,但企業仍然把資金補貼給消費者。
家電業不需要補貼政策?
據了解,2012年5月,國家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平板電視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對在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期間符合條件的高能效平板電視實施財政補貼。
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讓彩電產品銷量出現了增長,但目前“退補”風波的掀起,也讓這一政策引發爭議。
“家電行業幾十年來都是一個高度市場化和競爭化的行業,政府拿財政資金去推動整個行業保持一種非正常速度的發展,本身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任何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當有了政府這個政策之后,任何企業和經銷商一旦發現政策實施過程中有空子可以鉆,企業都會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梁振鵬說。
一位不愿具名的彩電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不光是節能補貼,在其他補貼領域,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這方面的問題,退補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呈報的資料不合規,或者企業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合規行為。
“原因肯定跟制定的政策和相關的價值鏈有關,而且這也不是個案,是全行業的共性,大家就要反思這個政策到底好不好。其實當時很多彩電廠家都反饋不要采用這種節能補貼的激勵措施,還是讓它回歸到有效的市場競爭中來。這其中沒有對錯之分,不能單純的追責于企業。”
在2014年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就曾明言,家電業不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企業自己就可以做好。”
在出現這一退補風波之后,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國家的產業補貼政策可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今后要么就不補貼,要么相關的標準越來越嚴厲。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1月底,北京市相關部門發布公告稱,已經重啟了已經中斷三年多的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同時,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大力推行能效“領跑者”制度,以精神補貼為主,并無直接資金補貼。
·四川長虹·
退補情況:需退回補貼資金43956萬元,同時應收到補貼資金9430萬元已無法收回。虧損狀況: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4.95億元。
·TCL多媒體·
退補情況:有可能涉及退回最高約8700萬元的補貼資金。虧損狀況: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2.38億元。
·深康佳·
退補情況:將退回補貼資金8996萬元,還無法收回應收補貼資金13199萬元。虧損情況: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8.52億元。
·創維數碼·
退補情況:需退回補貼資金6656萬元。營收情況: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