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春秋」計劃支持青年
人人參與口述歷史
12月18日至21日,「家·春秋」第三次口述史工作坊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兩岸三地口述史研究者、實踐者濟濟一堂。港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是是次公開活動的支持者,據了解,中心是全球收集中國獨立紀錄片最全的一個機構。中心負責人熊景明老師作了「應時而生的『小歷史』寫作」的報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周浩亦分享他拍片背后故事。在口述史領域有所建樹的諸多學人,包括許雪姬、阮丹青、唐建光、李宇宏、張虹、李遠江、范海濤等都跟同學們分享了寶貴經驗。
「口述歷史」形式,是由歷史的親歷者面對鏡頭,親口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所見所聞,為世界各國應用的一種「公眾記憶」式的歷史記錄方式,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之一。
「家·春秋」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鼓勵和支持年輕人回歸家鄉,走訪長輩,運用口述歷史的方法,采用影像拍攝的技術,制作一部小型口述歷史紀錄片,以此挖掘歷史記憶,記錄家人經歷,傳承家族情感。項目由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發起,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多家專業機構協同參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我的歷史」公益計劃具體執行。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漸漸成長中看不清模樣;歷史也是一部精英傳,成者王、敗者寇,書寫的權力都是掌握在成功的大人物手里。不過,「家·春秋」卻說,要讓人人成為自己的歷史學家,要在「在遺忘前講述,在失去前記錄」,人人參與口述歷史,大家一起用記憶抵抗遺忘。
「家·春秋」計劃執行總監渠馨一介紹,「家·春秋」的「家」取義於巴金的文學作品《家》,「春秋」取自《春秋左氏傳》用敘事詳細的編年記錄之義;是一個個小家才組成了大國,這恰恰印證著每一個個體的人的過往與歷史的關系。「家·春秋」面向海內外大專大學生,開展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民間機構新歷史合作社總編輯唐建光指出,「歷史不僅僅是王侯將相的歷史,不只停留在精英和政治學層面--更多豐富鮮活的普通人構成了龐大真實的歷史」。
重樹青年人歷史觀
《東方歷史評論》編輯、口述歷史培訓老師李遠江表示,專業口述歷史對於訪談者的歷史素養有很高的要求,「但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自身和家人相處的經驗也是優勢。他們要做的就是在落實采訪之前蒐集大量的歷史背景資料,做好案頭。這個準備越充分,對話能力越強。」至於有人擔心的做家族史難免有「情感代入」而影響真實性,李遠江說:「家族史和一般歷史的視角不同,在於訪者和受訪者之間是有關聯的,有情感也很正常。只是他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盡可能找更多的采訪對象來核實真偽。」在李遠江看來,對這群大學生而言,做家族口述史的意義并不在於史學素養,而在於他們有了和家人進行深層對話的機會,抹平了代溝。「最重要的是這群孩子走進老人的世界后會發現很多問題。他們會發現歷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是多元的。今后面對歷史的時候他們會很理性,不會輕易下判斷,也會換位思考當時情況下某種決定的合理性。」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高級副研究員李宇宏也表示,學生做紀錄片和普通紀錄片不一樣,這樣一個拍攝追尋的過程,能夠滲進自己成長的過程,她總結為三個詞就是,「重述、重塑和重樹」,重述是了解過去的歷史,重塑是發現祖父輩的經歷如何塑造今天的我們自己,重樹是在重新記錄的基礎上進行反省,重新樹立世界觀和歷史觀。
去年9月開始啟動的「家春秋」計劃今年進入第二季,活動已經讓越來越多的90后年輕人,拿起攝像機和筆,去拍攝和記錄家人、家族和家鄉的故事。他們試圖從看似完備的歷史教育中走出來,書寫、記錄、分享自己身邊普通人的歷史,以及重新開始建立自己的歷史觀。這些年輕人想要記錄的故事包括:戰爭、運動、社會、宗教、民族、建築、愛情……在這些作品里,年輕人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詮釋另一種「家國春秋」。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