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

昆明會展業踏上復興路 強調“綠色發展”

2015-12-25
来源:昆明日报

  昆明會展也曾有過輝煌。自1992年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國藝術節之后,昆明便拉開了舉辦大型會展活動的帷幕。隨之而來的是一年一度的昆交會、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昆明國際旅游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等會展活動的舉辦,為昆明帶來了有目共睹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昆明會展模式”和“昆明會展經驗”,一度寫入中國高校的會展營銷課程當中。

  昆明會展也曾有過衰落。因為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等因素,昆明并沒有把握住好的發展機遇,會展業從領跑城市,變為了跟跑城市,甚至此前有掉出全國會展業第二梯隊的尷尬境地。環顧周邊城市不難發現,如今的成都、南寧、重慶、西安等城市會展業異軍突起,會展業綜合實力已遠遠超過昆明。如何重拾昔日輝煌已成為擺在執政者桌面上的一道難題。

  面對窘境,昆明當然不甘心被甩在后面。“十二五”期間,昆明會展業持續快速發展,2015年因會展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突破18億元,加上其他相關產業這一數字將超過160億元。隨著《昆明市會展業促進條例》《昆明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政府規章制度的出臺,昆明會展業迎來更加利好的發展的環境。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昆明已經敲定今后5年的發展目標:特色鮮明的全國性會展中心城市、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性會展中心城市。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多個國家戰略在云南交織之時,承擔著經貿、外交等多個職能的會展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昆明會展或因此踏上復興之路。

  4月至10月幾乎沒有空擋

  2014年,昆明市會展企業自辦或承辦的各類會展活動達400場以上。2015年因會展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突破18億元,加上其他相關產業這一數字將超過160億元。

  從1993年就開始從事會展行業的龔紅玲,現在是昆明國際會展中心有限公司市場部的經理。談及昆明會展業“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感受,她說:“過去5年是昆明會展業各項業務快速發展的5年,公司自辦的石博會、家博會、國際車展和新春購物節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剛來會展中心工作那會,一年的展會數量不過3—5個,每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辦好昆交會;現在每年有40多場展會在這里舉辦,每年的4月—10月幾乎沒有空當期。”1996年來到昆明國際會展中心有限公司工作的萬群,對昆明會展業的發展同樣深有體會。在他看來,不僅展會數量多了,品質也提升了許多,不僅有固定在昆明舉辦的南博會、昆交會、旅交會、農博會等大型綜合展會,也有新特藥品交易會、教育裝備展示會等全國性的輪展。

  市博覽局提供的信息顯示,2013 年以來,每年在昆明舉辦的 100 人以上的中型會議有近千個,幾乎每天都有3個以上的省級、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會議在昆明召開;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大型會展活動每年都有5至8個。2014年,昆明市會展企業自辦或承辦的各類會展活動達400場以上。2015年因會展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突破18億元,加上其他相關產業這一數字將超過160億元。

  展會數量增加的同時,昆明會展的基礎設施也進一步完善。“十二五”以來,昆明加快會展基礎設施建設,除1992年建成的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老館擁有展覽面積3.5萬平方米外,新建昆明國際會展中心新館有室內單體大型展廳6個,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近2萬平方米,可搭裝標準展位2600個。今年6月投入使用的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可提供30萬平方米室內展覽區、10萬平方米室外展場。這也難怪上海會展行業協會會長陳先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昆明會展的硬件設施已躋身全國前列。

  “過去5年是昆明會展業快速發展的5年,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目前處于西南會展經濟帶的第二梯隊水平。”在市博覽局局長周燕看來,獨特的區位優勢、獨有的生態資源優勢以及適宜辦展的軟環境都為昆明發展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也正因為如此,昆明近年來接連斬獲“中國會展業(服務質量)最佳展覽場館”、“中國十大會展中心”、“中國會展名城”等多項榮譽。

  強調“綠色發展”

  “規劃的最大亮點就是對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市場化、綠色化等均提出了明確的目標,這在國內會展業規劃方面尚屬首次。”規劃編制組組長、昆明市國際物流金融學會理事長劉金鑫告訴記者。

  榮譽是對“十二五”期間工作的肯定,但展望“十三五”,昆明會展業要做的事情只會更多。來自昆明市“十三五”會展業發展規劃編制組的消息,雖然規劃的一些細節還在修改完善當中,但大的原則已經基本敲定。未來5年,昆明將圍繞特色鮮明的全國性會展中心城市和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性會展中心城市兩個目標而努力,實現會展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第三產業。

  圍繞上述目標,規劃從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市場化、綠色化等6個方面均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在專業化方面,規劃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以行業組織、專業展覽公司、普通公司為主體的會展組織格局,專業化率達到70%;會展場次和面積、經營收入、從業人員等主要指標,進入全國會展前列;展覽場次年均增長率達到15%,到2020年達到800個,其中國際展覽10個。會展業對相關行業的帶動系數保持在1:9以上。

  國際化目標方面,規劃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大型國際會展活動境外參展商平均達到55%,其中,南博會境外展位數力爭超過 60%;大型國際會展活動境外參展人數不低于 30%。初步形成以國際性會展、全國性會展、地方特色會展為共同主導的發展格局,使昆明市會展業影響力和輻射力擴展到南亞東南亞和全國,會展業綜合競爭力進入全國前列。

  “規劃的最大亮點就是對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市場化、綠色化等均提出了明確的目標,這在國內會展業規劃方面尚屬首次。”規劃編制組組長、昆明市國際物流金融學會理事長劉金鑫告訴記者,很多地方的會展業規劃雖然也是著眼于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等方面,但并沒有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與之相比,昆明的規劃更具體,也更有挑戰。

  規劃的另一個亮點在于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昆明市場館平均利用率到達50%,新建的場館建設投資每平方米控制在1萬元以下。在劉金鑫看來,昆明應推行綠色采購制度,選取綠色原材料和綠色包裝物,實現參會參展物質的可持續利用;將會展可持續化發展納入學校和會展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培養綠色會展人才;塑造綠色會展場所企業和專業會展組織機構,創建綠色會展產品。

  目標明確的同時,規劃也對“十三五”會展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強化政府機制作用統籌推進規劃實施,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培養引進會展業專業人才隊伍,建立健全會展業統計制度等。可以預見,昆明會展業將在“十三五”期間踏上復興之路。

  新聞延伸

  構建“四核”“五極”格局

  《昆明市“十三五”會展業發展規劃(2016—2020)》(討論稿)提出,要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產業集中度高,基礎設施條件好,資源聚集能力強的優勢,以發展大中型會議和展覽為主,突出“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特色,圍繞昆明城市發展,按照“主城完善、新區拓展、縣區特色”,打造“會展品牌集聚區、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休閑節慶之都”。

  結合昆明省會城市的空間布局、會展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需要,以產業集聚和業態創新發展為目標,具體發展布局為“四核”集聚、“五極”聯動。

  “四核”集聚

  會展品牌核心集聚區:依托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和昆明國際會展中心一流水平的場館相配套設施,重點舉辦好南博會、昆交會、旅交會、國際汽車展、全國各產業博覽會等國內國際品牌展會。

  主城中心核心集聚區:以博物館、科技館、萬達廣場等為依托,舉辦各類文化交流、電子商務、珠寶展銷、房產、服裝、食品等消費類中小型展會,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及服飾展和科技類、公益類展覽。

  世博片區和新亞洲體育城核心集聚區:構建以南亞東南亞民族、旅游、文化、特色商品為主題的展覽展示區;著力構建體育服飾展示、體育用品展銷、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推廣及體育文化交流中心。

  高新區與度假區核心集聚區:構建高新科技產品展示中心和技術交流平臺,形成“科、工、貿”一體化的高新科技產業會展集中區;以海埂會議中心等為重點,形成國際會議旅游集中區。

  “五極”聯動

  官渡區以展覽活動為主,五華區和盤龍區以文化會展活動為主:官渡區是全市會展場館和其他會展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挖掘五華區和盤龍區的歷史人文資源,拓展以文化產業為核心的會展活動。

  呈貢新城和西山區以會議活動為主,嵩明和空港經濟區以商務會議為主:依托斗南花卉拍賣中心,構建“云花博覽區”;依托中國―東盟商貿港,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商品采選常年展覽展示中心區。

  安寧市和宜良縣以體驗會展活動為主:以安寧溫泉旅游小鎮和陽宗海旅游小鎮建設開發建設為契機,以高爾夫球場為載體,形成開展高端會展旅游、商務會談、康體養生、文化交流活動區。

  昆明副中心以節事活動為主:加快南城晉城,西城海口、草海,巫家壩城市副中心,三個半島會展度假區和官渡文化生態新城建設。加快區域內互聯互通,加強與滇中產業新區的交通、產業、城鎮規劃、會展建設銜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拓展會展業區域發展空間:以南北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泛珠經濟區沿線重點城市為協調伙伴,共同開展區域性會展活動;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沿線重點城市和口岸為協作伙伴,共同開展國際性會展活動。

  權威聲音

  昆明市政府副市長孟慶紅:

  走專業化之路打造本土會展品牌

  2015年是中國會展業的發展之年。

  繼3月份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將會展行為定位為推動國際多邊合作的重要舉措的高度之后,4月,國務院再次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全面系統地提出展覽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昆明會展業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昆明市政府副市長孟慶紅看來,就國家層面而言,會展業已不僅是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而是推動國際多邊合作的方式方法;就云南而言,會展業是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內容,與“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性會展中心城市”定位不謀而合。

  但昆明會展業發展到今天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孟慶紅指出,問題主要集中在認識不夠到位、聯動發展程度不高、國際化程度較低、市場化程度不高、法律法規不夠完善、行業組織橋梁作用不明顯等6個方面。

  “會展業是一個窗口,是市場營銷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對它的功能定位就是要把其納入到現代服務業之中,通過會展業來帶動昆明市其他產業的發展。”孟慶紅指出,會展業既是服務業,同時也是推動其他產業發展的一個加速器,但在昆明舉辦的很多展會與本地特色產業的關聯度并不高,對于產業的帶動和推動力度還遠遠不夠。

  在孟慶紅看來,昆明以“國際”為名的展會數量并不少,但除了南博會、昆交會等展會國際化程度稍高一些外,其他的展會盡管掛有國際化的“名”但并沒有國際的“實”。與此同時,有影響力的展會幾乎都是政府在主辦,不是說政府不能參與,但承辦的主體不應該也是政府。政府承辦的展會一定是帶有政府功能的,其他的展會應該更多的交給市場。

  為此,孟慶紅指出,要大力推進會展業的國際化。在他看來,國際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推動企業更多的參與國際性會展,甚至到境外參加會展,避免閉門造車;二是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大本土展會國際化元素,尤其是要加強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互動。

  “剛結束的旅交會,參展國家及地區有100多個,這得益于它在上海、云南輪流辦展,如果只是在云南舉辦,恐怕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效果。”孟慶紅說,昆明今后一定要注重本土會展品牌的打造,應在未來5年之內打造出5—10個昆明本土的會展品牌,“這樣的會展品牌一定要結合昆明的產業優勢,不要打造與昆明毫無關系的,對相關產業帶動關聯作用不強的展會。”

  在打造本土會展品牌方面,孟慶紅直言要走專業化道路,展會不一定要涵蓋所有的行業和所有的受眾。“上到八十歲的老奶奶,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可以來逛的綜合性展會由省級層面打造就可以了。昆明應該找準發力點,通過打造專業性展會吸引專業買家來到昆明,一個幾千人參加的展會也許就會產生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合同。”孟慶紅說。

  上海會展行業協會會長陳先進:

  上海會展企業看好昆明機遇

  12月17日,昆明市政府在上海舉辦“昆明會展(上海)推介暨滬昆會展業交流洽談活動”。活動期間,昆明市博覽事務局與上海會展行業協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構建政府、協會和企業三方交流學習平臺,共推兩地會展業的發展。

  上海會展行業協會會長陳先進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上海會展業與昆明相比,有優勢也有不足;昆明會展業與上海相比,有短板也有長處。云南作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門戶,會展業的潛力和市場不可小覷,上海會展企業十分看好昆明發展會展業的良好機遇。

  “昆明是一個還在發展中的市場,會展業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不僅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展開互補合作,上海會展行業協會和昆明市博覽事務局也可以在政策支持、信息提供、人才培養等領域展開更多的合作。” 陳先進說,上海有600多家會展企業,發展已經相對成熟,需要尋找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在陳先進看來,當前昆明會展業的硬件設施雖然已排在全國前列,但如何提升場館的利用率卻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經濟新常態下,昆明加大對外招展力度固然有必要,但更應該思考什么樣的展會來到昆明才能帶來持續效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行業,比如蔬菜、水果等,如果運作得好,同樣可以形成品牌效應,對昆明的產業發展也能形成良好的帶動作用。

  昆明市國際物流金融學會研究員王海旭:

  中介機構要發揮更多作用

  “從當前會展業的發展形勢不難看出,政府在逐步退出,市場為主導成為趨勢,而轉型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中介機構、會展企業能否承接政府的一些職能。”在昆明市國際物流金融學會研究員王海旭看來,“十三五”期間是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型的關鍵期,但昆明的中介機構、會展企業總體實力還比較弱小,完全承接相應的職能并不樂觀。

  王海旭認為,昆明會展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展出時間太短。昆明舉辦的展會一般只有3—5天,最長的也不過一周左右,參展企業花大力氣參展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與之相比,杭州的展會持續時間普遍在30天左右,最長的可以達到60天,最短也有15天,參展商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和更長時間的交流,不至于精心準備的展會很快就要撤展。

  “還有一個問題很少有人提及,規劃里也沒有寫,但不應該被回避,那就是省市兩級政府聯動的問題。” 王海旭指出,目前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和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都是由省級部門主導建設,市級層面更多是在配合,但這并不利于昆明會展業的長期發展。如何更好地建立省市兩級聯動機制,讓昆明在場館使用等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也是相關部門應該思考的問題。

  本版稿件均由記者殷雷報道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