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在中阿共同迎來友好合作年之際,我們相聚在美麗的塞上明珠銀川,共同舉辦網上絲綢之路論壇,共謀網絡空間發展大計。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向遠道而來的阿拉伯國家代表、各位來賓和各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首屆中阿博覽會網上絲綢之路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寧夏回族自治區為本次論壇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中阿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也是實現共同發展道路上攜手同行的好伙伴。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四大文明古國中有三個源自于中阿地區。中阿交流歷史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年前,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橫貫東西,如同一條經濟文化大動脈,將中阿兩大文明緊緊聯系在一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带”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天然伙伴,要弘揚絲路精神,加強互聯互通,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讓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
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着社會發展。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機智勇敢的阿里巴巴發現了強盜們藏寶的山洞,用“芝麻開門”的神奇咒語打開了山洞,他把財寶分給了窮人,讓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國的馬云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獲取了靈感,創立了阿里巴巴公司,通過電子商務服務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在短短15年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騰訊、百度、京東、小米等互聯網企業也異軍突起。網絡的互聯,信息的互通,為中國和世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芝麻開門”的奇跡。
“一带一路”重在互聯互通,互聯互通重在網絡先行。我們舉辦首屆中阿博覽會網上絲綢之路論壇,就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一带一路”建設中的巨大作用,為古老的絲綢之路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讓中阿成為網絡空間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寧夏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要塞,是中阿文明交流的樞紐。我們真誠希望與阿拉伯國家開展全面網絡合作,通過網絡的互聯互通,建設造福中阿人民的網上絲綢之路,打造網上絲路寧夏樞紐工程。
一是信息暢通之路。信息基礎設施是網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基石,也是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開展網絡空間交流合作的根本基礎。我們願與阿拉伯國家一道,推動政府、企業、民間三個層面的務實合作,以寧夏為支點構建中阿國際網絡大通道,加快區域網絡設施、通信光纜網建設步伐,優化網絡基礎資源配置,推動4G、公共WIFI等普及,破解“數字鴻溝”、“數字孤島”等信息化發展難題,讓區域內特別是貧困地區的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世界、掌握信息、獲取知識、創造財富,過上幸福生活,他們更需要互聯網。
二是經貿繁榮之路。當前,中國的“互聯網+”行動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方興未艾,電子商務、智能制造等快速發展,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3萬億元人民币,今年據專家預計將達到18萬億元,網絡信息領域的上市公司330多家,總市值超過3萬億元,“互聯網+”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最強音。我們希望與阿拉伯國家深化數字經濟合作,加快建立網上共同市場,在跨境電子商務及配套的物流通關、檢驗檢疫、金融支付等方面開展多維度、全方位的合作,讓商貿、物流、旅游等產業繁榮發展。
三是技術合作之路。我們正處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時代大潮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誰佔據了技術制高點,誰就贏得發展主動權。我們要緊緊抓住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歷史機遇,加強技術合作,共同解決互聯網技術發展的難題,共同推動技術研發、技術應用、技術人才的對接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重要技術標准的制定,整合資源、協同攻關,用先進的技術為網上絲綢之路創新發展提供最強有力支撐。
四是資本匯聚之路。當今世界,信息流引領着資金流,互聯網與資本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為創新創業打開了資本的大門。隨着中阿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傳統的資金流通方式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我們將與阿拉伯國家共同努力,積極打造區域性互聯網金融中心,支持企業建設網上交易結算平台,開展跨境支付結算服務,助推區域內多币種結算和資金流通,讓網上絲綢之路的創新活力持續迸發,資本源泉充分涌流。
五是人文交流之路。阿拉伯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諺語,“真友誼沒有終點,真朋友亦永存”。絲綢之路既是中阿友誼的歷史見證,也是千百年來中阿人文交流的美好記憶。今天,互聯網的發展使中阿人民交往更加便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也擴展了我們的朋友圈,線上線下互動交流也增進了我們的朋友情。中方希望與阿拉伯國家攜手共建網絡文化資源中心,通過互聯網展示中國與阿拉伯各國的優秀文化,在學術、教育、醫療、文化、媒體等各個領域開展網上合作,讓網絡成為中阿人民心靈相通的紐带。
網上絲綢之路不僅是繁榮發展的路,也是安全、順暢、有序之路。我們願與阿拉伯國家一道,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攜手維護網絡安全,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和網絡違法犯罪活動,保護網民合法權益,共同建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