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是“地球超載日”。(資料圖片)
美媒稱,12日是“地球超載日”:在這一時刻,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生產和再生自然資源的能力。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8月12日報道,就像失去了尾巴的壁虎,我們的地球可以自愈:它可以讓植物再生長,可以恢複魚類資源,重新吸收空氣中的碳,讓幹淨的水重回湖泊、河流和地下蓄水層。但這些過程需要時間。
自文明發祥以來,地球補充資源的速度快於人類消耗資源的速度。然而,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我們最終跨過了那條看不見的界線。
從1970年開始,我們每年從地球獲取的資源比其可以恢複的更多。自那以後,我們消耗資源的速度與地球資源再生的速度之間的差距日漸擴大,從裂縫變成鴻溝。第一個“地球超載日”於當年12月底降臨。今年,它於8月13日到來。
溫室氣體排放和糧食生產是“超載”的首要原因,此外還有氣候變化。作為“回報”,它引發了連鎖反應:氣候變化催生極端天氣,極端天氣又造成糧食安全問題,最終導致政治和社會沖突。
要解決糧食危機有兩個基本戰略——緩解和適應。在前一個戰線上,世界自然基金會正與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商、貿易商、消費者品牌和零售商合作,使糧食生產更有效率,利用更少的土地、水和能源,同時釋放更少的廢物和溫室氣體。
世界自然基金會幫助創建了多種重要大宗商品的標准與認證體系,包括糖、棕櫚油、大豆、野生魚類和養殖魚類。該機構還努力為牛肉建立類似體系。
這些舉措再加上其他努力,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糧食對環境的影響,將“地球超載日”延後,直到我們再次在地球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生活。
適應是個獨特的挑戰,我們也在追求新的解決辦法。11月,世界自然基金會將與美國進步研究中心合作舉辦模擬及演習“糧食連鎖反應”。在這兩天裏,來自全世界的數十位決策者、科學家、食品公司高管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將齊聚華盛頓,解決假設出現的糧食短缺危機及其產生的副作用。
我們也許不知道下次糧食短缺將是什么情況,但科學證據和曆史證據告訴我們,糧食危機將會到來——它們將愈發嚴重且持續更長時間。我們還知道,基於數十年的發展軌跡,“地球超載日”明年將更早到來,而後年會比明年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