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赢得收视蓝海

2015-08-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综艺类节目席卷暑期档,占领收视红海的当下,传统文化类节目如何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占据收视蓝海,并成功逆袭同期大行其道的“真人秀”娱乐节目,是时下许多致力于电视文化传播的制片人和导演思考的问题。继《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贴着文化标签的户外“真人秀”节目《2015汉语桥——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于今年暑期档陆续在央视播出,成为该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又一次探索。

  于7月18日晚在央视四套黄金时段首播的第一期节目锁定了中国留守儿童的乡村教育话题,多名外国留学生走进位于大山深处的贵州安龙县下箐村毛草坪小学,与山沟里的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同上学,实地感受中国的乡村教育及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在此后的节目中,这些留学生还将实地体验陕西华阴的民间艺术、湖北武当的中国功夫、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横店影视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恩格贝沙漠以及承载历史国殇的南京大屠杀现场。

  “这是一个无法分类和定位的节目,它既有游戏,又有竞赛,还有纪录的部分,是一档介乎‘真人秀’和纪录片之间杂糅跨界的文化节目。”在谈到节目的形态和创新点时,导演关正文说。

  当前,以明星为卖点的综艺节目和“真人秀”娱乐节目掀起了“占领客厅”运动,在电视节目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传统文化类节目在电视产业和大众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一个权重而又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在高收视率娱乐节目的强势压力下,一些文化类节目被挤出黄金时段,成为“夜猫子”和“非上班族”深夜消费的文化甜点;另一方面,在观众“快速娱乐、快餐消费”的浮躁心理驱使下,有些相对平实的文化节目被视为“慢节奏的异类”,游离于热门电视节目市场流行趋势之外,被沦为不受待见的弱势群体。

  “如何在保证文化品质的同时降低对节目理解的难度,使节目的文化内涵轻松外化,继而走出阳春白雪式的尴尬,提升节目的观赏性和对观众的收视黏性,是传统文化类节目提升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说道。

  近年来,《成语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最爱中国字》等文化类电视节目走出迷恋境外引进节目的模式,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利用和开掘上形成了不少好的创意,大大提升了文化类节目的市场占有率。比如《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对中国古代汉语进行“咬文嚼字”、品味汉字之美的方式,带领观众徜徉于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中,共同领略汉字的魅力,为汉字文化节目的脱颖而出开辟了新路;《最爱是中华》则将传统文化“揉开”又“整合”,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学、文物、民俗等文化要素的关注,挖掘出中华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相关专家表示,在电视行业中,不可否认综艺娱乐节目是电视台收视率与效益的强大保障之一,但由于其赖以生存的新颖性要素被无度地“借用”甚至抄袭,导致了综艺节目的“短寿”现象,由此也常被冠以“快消品”。相形之下,部分传统文化类节目则相对长寿且不易“速朽”。原因之一是有些文化类节目通常基于节目本身的文化内涵出发,并非一味迎合观众的娱乐快感,因此比某些娱乐节目更为“细水长流”。这些具有一定价值、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的节目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电视文化生态多样化的需求。

  “在浮躁的电视生态环境里,电视台应该保留诸如曲艺、读书、汉语节目之类的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但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多样文化需求,这类节目必须在原有节目基础之上创造新的节目样态,比如借用高品质的媒介载体、现代化的传播技术、高水平的制作手法等,形成全新的传播形式,使之满足‘互联网+’时代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位资深电视节目制作人说。

  “尽管传统文化节目有丰富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依托,但如何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传播潜力,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电视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研究员邓文卿看来,当前传统文化节目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传统文化节目的开发创新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要顺应传统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二是要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其吸引力;三是需要把握传统文化传播的精髓;四是需要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展示平台。记者 赵凤兰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