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源於中國日本混血 絕世之音尺八

2015-06-23
来源:香港商报

  尺八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竹子所制,以管長一尺八寸得名。隋唐時成為主要的宮廷樂器,宋朝時由遣唐使傳入日本。之后,由於宋朝的社會動盪和元朝少數民族統治中原造成的文化斷層,使得尺八在中國漸漸失傳,在日本卻廣為流傳。中國民間有修行之人視尺八為絕世知音,努力讓尺八回歸中國,然而尺八無論從生產廠地、制作工藝、造價、學習技巧等,都頗有講究,著實讓一般人望而卻步,尺八能否回歸中國?能否代表中國文化持續傳承?也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香港商報記者黃鳳鳴

  早可遠溯至9000年前

  尺八最早的歷史可遠溯至距今約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的豎吹管樂器骨笛;古書上亦有「黃帝使伶倫伐崑崙之竹為笛」,在東漢和魏晉時期,尺八的前身羌笛就已流傳民間,只是那時的名字尚為漢長笛。如宋代的沈括《夢溪筆談》所載:「后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在如今考古文物中,秦漢時期的陶俑有持尺八演奏的人物形象。但真正有「尺八」的稱謂,則是《新唐書呂才傳》中所載:「貞觀(627-649)時,祖孝孫增損樂律,與音家王長通、白明達更質難,不能決。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稱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究其尺八的傳播,要追溯到南北朝末年至唐初(公元581年-618年),尺八作為演奏唐代雅樂的樂器由中國傳去日本。最早傳入日本的尺八僅用於宮廷雅樂,六孔,稱為「古代尺八」,也常作為達官貴人的玩物,故也叫「雅樂尺八」。據說現在的尺八是日本覺心禪僧在宋朝留學時和所學的曲子一起帶回的,這就成了所謂的普化尺八的起源。宋代以后,宋朝的社會動盪和元朝少數民族統治中原造成的文化斷層,來自民間的蕭、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宮廷雅樂尺八的地位,以致尺八在中國斷代。直到本世紀初,日本尺八專家組團來杭州尋根問祖,并且開辦「中日尺八培訓班」,中國尺八文化才漸從沉睡中甦醒,認同熱愛尺八文化的國人開始了讓尺八回歸中國的宣揚傳承之路。

  尺八回歸中國一個「難」字

  尺八是種不容易在當今時代為大眾普及的樂器,無論從選材、制作、練習,都需要相當時間、耐性和悟性,尺八的曲子也少之又少。尺八回歸中國,還真是一個「難」字。據悉,制作尺八選材嚴格,需選擇較粗,竹纖維緊密,內壁較厚的竹材,因桂竹較適合,因此90%的尺八皆選桂竹(日本稱真竹)為材料。尺八制作時間長,竹材挖掘之后經過一定處理,必須存放3年以上,才可以制作尺八。加上填充、調音等,制作一個尺八,純手工前后要5年左右的時間。

  在日本的勞動力工資水平及整體收入較高,尺八制作在日本屬於藝術類的中高端的技術,加上選材難、耗時長,選購,平均每根尺八價格約從2萬-10萬人民幣不等。名師珍藏版的幾十萬甚至更多。此外,究其中國本土的尺八曲,只有《虛鈴》、《虛空》,其餘基本都是日本的曲目,也是屈指可數。因為尺八缺「音」,譜曲難度頗高。民間的音樂人士也鮮有為尺八譜曲的。

  學尺八講求「緣」字

  劉豐岷(噶瑪德珠)是藏傳寧瑪派大圓滿實證行者、尺八音樂傳承者,他向記者介紹,他自學尺八就用了五年。學尺八除了要講究耐力、運氣以外,還講個「緣」字,需要不斷的修行、自悟。讀懂尺八更難,這需要對尺八的文化歷史全面了解,這種了解是靈感萌動和思想交融的有機天成,方能體會微妙玄通。綜合以上因素,可以說學習尺八非常艱難,運頸須三秋,見效要8年,制作尺八更是需要十年以上的學習經驗,目前真正堅持下來的學習者并不多。

  日本尺八演奏家冢本松韻曾說過,尺八之所以在宋代失傳之后再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尺八真的太難。至於尺八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會怎樣,他說自己對此不作預測,只是希望大家能堅持下來,這樣才有傳回來的希望。

  視尺八為「久別重逢的知音」的劉豐岷,毅然充當著尺八音樂的傳承者,他認為:「尺八在中國斷代了800多年,在日本混血,尺八是回來了,但是否能找回尺八遠古的表達元素,這需要走更多的路,而不是會吹幾首曲目就算回歸了。我正在通過演奏會、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寫作拍片等多種方式將尺八文化進一步傳承宣揚。」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