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工業增長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產業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轉向開放創新驅動。
新常態下,鄭州工業未來啥模樣?5月18日,記者從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深入實施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意見》,積極適應新常態、主動作為促發展,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3366”發展戰略,促進工業持續平穩健康快速發展。
有思路、有目標、有任務、有舉措,這一幅新型工業化“路線圖”,正在“畫”出鄭州工業的新氣象、新局面、新未來。
2014年鄭州工業取得顯著成效
2014年是鄭州工業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的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鄭州市堅持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己任,在全省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關鍵時期,努力穩增長、著力調結構,取得了顯著成效。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戰略性產業占鄭州市工業的比重達到47%,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產業占鄭州市工業的比重為42%,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鄭州市戰略性產業比重首次超過高耗能產業比重,標志著鄭州產業結構調整邁上新台階,具有裏程碑意義。
工業總量實現新超越。2014年,鄭州市工業總產值達到1.45萬億元,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首位;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35萬億元,超出第二位的武漢1700億元以上;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全國27個省會城市第五位、35個大中城市第十一位。
工業增速實現新提升。2014年,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1.2%,居全國27個省會城市第九位,較2013年前移8位;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居第十位,較2013年前移10位。
集群招商取得新成效。鄭州市成功舉辦了2014年鄭州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轉移對接洽談活動、千億級家居產業轉移洽談暨集中簽約活動和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2014年共簽約工業項目182個,簽約總額突破2000億元。
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2014年,鄭州市新開工項目126個,開工率126%,投資額在30億元以上、具有奠基意義的“三力型”項目,如台灣友嘉精密機械產業園項目、東風日產30萬輛整車及15萬輛產能提升項目、南車軌道交通裝備項目等,占據較大份額。新竣工項目120個,竣工率120%,投資額較大的戰略性項目,如鄭州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空調項目、航空港區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鄭州比克電池有限公司鋰電池項目、中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非晶及納米金屬材料項目等,占據較大比重。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鄭州市新開、竣工項目中,七大主導產業項目比重占95%以上,投資結構明顯優化,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兩化融合步入新階段。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鄭州市兩化融合指數達到73,居全國先進水平。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加快推進,2014年鄭州市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60億元,同比增長25%以上,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施新型工業化“3366”發展戰略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鄭州都市區建設新三年行動計劃的啟動之年,切實抓好新常態下工業發展的根本任務,要把穩增長擺在首要位置,更要擺在突出位置。
為確保工業運行在合理區間、工業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力加快轉換,鄭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關於深入實施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意見》,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3366”發展戰略:即打造開放增長、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三大增長板塊;做大做強戰略支撐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三大產業體系;實施產業集群、園區建設、企業培育、重點項目、兩化融合、綠色發展六大重點工程;強化組織、政策、土地、資金、運行、服務六項保障措施。
《意見》指出,要力爭培育一批引領行業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億級、千億級戰略性企業(集團),形成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千億級、萬億級產業(集群),打造一批諸如智能終端、商用客車、超硬材料等國內知名度高、國際影響力強的重大產業基地,為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國際商都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今年一季度,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26.7億元,同比增長9.9%,高於去年同期(9.5%)0.4個百分點,高於全國(6.4%)3.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8.6%)1.3個百分點,首季迎來“開門紅”。
未來3~5年,按照“全國找坐標、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要求,到2015年底,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3800億元,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6萬億元;到2017年,工業增加值力爭突破5000億元,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2萬億元;到2020年,工業增加值力爭突破1萬億元,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4萬億元。
數字背後,是鄭州工業“畫”出的美好未來:建成全國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制造基地,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產業基地,國內知名、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世界“金剛石之都”,實現工業總量大幅提升、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記者 欒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