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6日,「宋代窖藏文物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博物館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宋代文物研究心得。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揚之水、臺北故宮博物院顧問廖寶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所長任志錄等人參與了本次學術報告及討論。討論主題包括瀘州宋墓石刻叢考、四川遂寧窖藏研究、多管瓶與文化交流及四川窖藏出土茶器淺析等。
所謂「窖藏」,就是人們在地下貯藏物品的一種方式。「特殊情況下,窖藏主人將有價值的財寶和器物藏匿在地下從而形成『窖藏』--但常見的『窖藏』方式多為『磚砌』或『石砌』窖穴。」深圳市文管辦巡視員劉濤說:「就目前國內所發現的『窖藏文物』看,它們的埋藏時間多在政權更迭、朝代易主之際,當時的富貴人家和商戶把一些值錢的東西埋入一個隱蔽的地點,以避戰火兵燹之災。四川為『天府之國』,兩宋時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社會長期安定富足,在蒙元入主之際,『窖藏』也就成為人們保護自身財富的唯一選擇。正因如此,『窖藏文物』一般都具有價值高、品質優良且保存較為完好的特點。」
四川宋代窖藏出土文物是研究宋人復古禮儀、社會生活、工藝美術以及貿易往來的重要材料。深圳博物館曾在2015年1月聯合四川博物院、四川宋瓷博物館推出「天府遺珍--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展」,引起了市民朋友們的廣泛關注。此次為了全面展示宋代窖藏文物藝術,更好地繁榮和推進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特別邀請海內外著名學者開展學術研討。
宋代的人們追求生活情趣與人文意境,深受禪學、理學的影響,焚香、點茶、掛畫、插花被稱為「四般镕事」,特定的歷史背景造就了宋代器物獨特的氣韻風貌。研討會上。學者們圍繞各類宋代器物的產生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的許曉東表示:「關於宋代窖藏出土的琮形瓶研究,我們不僅要從宋代各類文獻入手,也要多多觀察各類琮形瓶的實物狀態和用途,盡可能地接近事實本身,而不是簡單的定論。」香港商報記者朱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