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近日,佳士得宣布創下國際拍賣行中國藝術品世界拍賣紀錄之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移交至新主人,此唐卡的新主人是著名中國藏家劉益謙。唐卡的新主人劉益謙先生表示,永樂御制唐卡目前還是放在香港,龍美術館明年將舉辦一個明永樂、宣德年間的佛教主題展覽,屆時會請佛教文化專家探討如何讓這幅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唐卡順利回到中國內地。劉益謙特別提到,永樂唐卡1977年拍賣9萬港元,當年他14歲,其父母一個月工資加起來才150元,那時沒有經濟能力購買,也沒有欣賞水平。現在明永樂唐卡已經離開中國600年了,去了很多國家,他也有能力收藏了,故希望將唐卡帶回離開了600多年的家。從拍賣記錄中了解到,這件唐卡已經是四次進出佳士得:早於19世紀40年代就輾轉流入西方,1977年首次出現在倫敦佳士得拍賣現場,并以7000英鎊的價格被一位印度收藏家拍下。之后這件唐卡再次於1994年以100萬美元在紐約佳士得易手。最近的一次露面則是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的拍賣上,當時創下3087萬港元新記錄。之后這一紀錄被一直保持著。此次再次閃亮登場香港佳士得,以單一拍品專拍形式亮相。劉益謙為什麼會買這件明代永樂唐卡,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是對於藏家來說,通過這件唐卡的升值道理,卻可以有所啟發。書畫收藏家陸忠先生在其博客上分析提到:1977年,這件唐卡7500英鎊成交,那個時候的月薪是46元,7500英鎊相當於2000個月的薪水;1994年,這件唐卡以101.45萬美元成交;2002年,朱紹良兄叫到前三口,大家都已經具備了各種條件,甚至外部條件,國外一些大行家,四處尋找中國古代頂級藝術品,為中國內地可能產生的頂級買家作物質準備,但我們不夠「任性」,8年中產生的2億多港元沒有落在中個內地藏家的口袋里。從陸忠先生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這件唐卡的升值之路不僅非常穩定,同時也與藏家的財富增長相適應。然而,從國內許多藏品的成交情況來看,與之卻有天壤之別。像今年秋拍出現的一件黃賓虹作品,估價380萬至580萬元,成交價為977.5萬元。而這件作品的上一次拍賣,僅僅是在兩個多月前,當時的估價為500萬至700萬元,成交價為897萬元。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有許多,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目前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誠信問題。目前內地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充滿了太多非市場的因素,特別是一些藏家頻繁出手,以及買后不付錢的情況,使得許多資深藏家對內地市場失去了信心。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藏家表示,在今年春拍的時候,一位認識的藏家與另外一位新進入市場的藏家競爭一幅黃胄的畫,結果那位新藏家初生擰≠不怕虎,一下子以幾千萬元的價格購入了,這位老藏家無奈與這位藏家競爭另外一幅黃胄的畫,雖然最終買到了,但是價格高了許多。隨后他便打聽到那位新藏家最終并沒有付款,這位藏家覺得十分氣憤,如果認識的那位參加買到了這幅黃胄作品,怎麼會和他再去搶呢?藝術品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不能用一般的供需模型去分析,特別是珍罕藝術品的唯一性,更是有可能讓藏家做出意料之外的舉措,就像此次劉益謙在微信上用了「任性」來形容此次的競拍。對於那些平庸的藝術品以及重復上拍的藏品來說,將很難得到資金的青睞,這也將考慮各大拍賣機構挖掘拍品的能力。特約撰稿方翔
探秘天價唐卡的升值路徑
2015-03-23
来源: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