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篪,中國古老的橫吹竹管樂器。據《周禮·鄭玄注》、陳暘《樂書》等書記載,均說篪為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閉的一種橫吹竹管樂器。從戰國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兩件橫吹竹管樂器來看均與文獻所述篪的特徵相似,而與笛有異。因此,至晚在漢代,篪與笛應是讀音相近而形制有異的同類樂器。
篪在流傳中,其形制也稍有變化,據《爾雅·釋樂》晉人郭璞注,至晚在晉時,它的吹孔已改用一個高出管身1寸3分(約4.3厘米)的「翹」(即「義嘴」)吹奏,而其他形制尚無變化。文獻記載,宋、明宮廷所用的篪,幾乎全是這種形制。
篪原是一種民間樂器,早在周代,它常與塤一起演奏。戰國之世,它作為大型宮廷樂隊中的一員,與編鐘、編磬、建鼓、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時演奏。漢魏的相和歌樂隊,有時也用它。六朝時,隨著清商樂的興起,它又成為吳聲的主要伴奏樂器。隋唐時,它是當時藝術性最高的清樂樂隊的一員。宋以后,因主要用於宮廷雅樂而逐漸失傳。
篪的性能,從曾侯乙墓摹制篪的測音結果來看,使用最簡單的指法,可奏出6個音,即一個完整的五聲音階加一個變化音。據文獻記載,宋、明時的篪,使用半孔指法,可吹全十二律。宋以前的篪,是否已使用半孔指法,目前尚無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