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遺產保護專員杜曉帆博士,將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榮譽獎”授予“頤和公館”項目,表彰其對民國建筑的保護性修繕。這個擁有26棟民國建筑的項目,如何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嚴格評審?又能給文化遺產保護帶來什么啟示?頒獎儀式后舉行的《民國建筑遺產保護挑戰與探索》論壇上,專家們各抒己見。
填補空白:“成功保護了一種稀有建筑類型”
談起“頤和公館”項目所在的頤和路十二片區,著名文化學者薛冰深有感觸。從1989年開始,因為工作需要,他每天都要路過這里。出于對老城保護的敏感性,他對該地的建筑保護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情況不容樂觀,“當時26幢樓住了300多戶人家,不但變成了一個個大雜院 ,外面還搞了很多違建。這些建筑內部的結構,很多也都被破壞了。”
經過保護性修繕,26幢樓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評委會評價為“成功保護了一種稀有建筑類型”。杜曉帆告訴記者,民國建筑在城市發展中很容易被忽視,而“頤和公館”項目的保護利用具有示范性,填補了空白,“可以引導全社會更多關注離我們時代比較近的一些建筑。”正如頒獎詞所說:“這片1920年代末的高級住宅區是一片中國近代建筑,亦可說是民國風格的見證,而此類建筑正不斷遭受著發展壓力所帶來的威脅。盡管被忽視且大多情況下已衰敗,但是頤和公館項目下的26幢別墅仍然散發著他們過去的優雅精致感……該項目主要關注在對建筑外部的細致修繕和修復,以及對內部空間調整以適應現代化使用。這些素粉磚墻的別墅都帶有著很強烈的原始特征感,讓我們得以一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
“軟件”融入:營造出一種“場所精神”
除了對建筑本身的修繕,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歷史韻味重現。“保護好建筑本身當然很重要,但通過建筑營造出的文化氛圍可能更重要。”杜曉帆說。他很贊賞“頤和公館”項目總設計師張光德闡述的“場所精神”的概念。
張光德告訴記者,建筑學中的“場所精神”源自古希臘神話,今天引申為“駐守在此的獨有的氣氛和精神”。人們常說,民國建筑看南京,而頤和路多彩的高級住宅形式,正是民國建筑的集大成者,因此在他看來,修繕和改造的根本出發點就是體現民國文化的特色。
薛冰介紹,以往普通人只能在外面看看頤和路民國建筑,改造后的公館內設置了很多文化公共區域,具有相當大的開放度,市民可以隨時走進來看展覽,“修繕后建筑本身的基礎很好,更重要的是把民國的‘軟件’融進去,讓人們進去就有民國的感受,而不是進去看空房子。”
目前“頤和公館”項目的公開展覽內容涵蓋民國服飾、飲食文化、昆曲和教育書籍等方面。明年,這26幢建筑中的薛岳故居將作為“薛岳抗戰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抗日名將薛岳當年在南京的私宅,2008年成為掛牌保護的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筑。
活化利用:“商業元素和遺產保護并不矛盾”
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備受社會關注。以往對于建筑遺產的保護、利用,往往通過“圈起來”或者建博物館的形式,而“頤和公館”開發了以民國文化為主題的精品酒店。商業元素和文化遺產保護是否有矛盾,也成為論壇上專家們探討的焦點。
杜曉帆的觀點是:“作為博物館是一種利用,作為酒店也是一種利用。根據不同的情況,找出適合的方式是最好的。不一定所有的歷史建筑都只能成為博物館或純粹公共活動的場地。”他說:“我們進行文化遺產保護的目標,并不是讓人們回到某一個歷史時期、過那種生活。而是通過遺產保護,讓當地的社區和當地的社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讓人們有更高品質的生活。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并不是遺產保護不可以做的事,兩者之間并不矛盾。”
薛冰認為這中間存在一個尺度—是不是以純盈利為目標。頤和公館’項目并不是純盈利性的酒店,它是要讓市民能走進來,要有一個相當大的開放度。”薛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