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為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繫,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月餅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蘇東坡曾有詩赞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從文獻記載看,當時的節物重在賞新,如嚐石榴、棗、栗、桔、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嚐」的意味,還沒有將月餅作為重要的節令食品。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餅習俗,但尚未稱月餅。據《客座贅語》記載,南京有一位鐵冠道人道術高明,能預知未來事。明太祖對此不以為然,於是召見道人問道:「今日我有何事?」對曰:「太子某時進餅。」這天正是中秋之日,太祖遂命人將道人鎖在房中等待驗證。等到那個時辰,太子果然來進奉餅食。宮廷中秋太子要向父皇進獻月餅。民間城鄉更是以月餅為節禮互相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