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威寧板底鄉月琴的故事

2014-09-01
来源: 香港商报

正在演奏月琴的彝族年轻人

月琴因琴形似月,声如琴而得名

 
  在貴州省威寧縣板底鄉,這個烏蒙山區四大高峰之一祖鞍山所在地的彝族聚居鄉,是歌舞的海洋。月琴是彝族小夥子抒發自己情思的特殊工具,小夥子們常常用優美的琴聲,引來自己心愛的人。在恬靜的月夜里,姑娘們踏著琴聲,走到山寨邊的樹林里,跟自己情人相會,男孩子用琴聲表達愛慕之意,互訴相思。板底彝家人稱道:「響篾是姑娘的心聲,月琴是小夥子的夥伴」。香港商報記者 黃慶松 通訊員 蘇勇
 
  就地取材制作月琴
 
  月琴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民的音樂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於男女青年的社交和戀愛生活中。在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喜慶的「跳歌」、「跳坡」等活動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用於傳情達意的樂器。流行於雲南省楚雄、巍山、墨江、新平及四川涼山、貴州威寧、廣西隆林和廣大漢族地區。
 
  月琴由共鳴箱、琴頭、琴頸、弦軸、縛弦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全國各地流行的月琴形制基本相同,全長58厘米-70厘米。共鳴箱多呈扁圓形,也有扁六角形、扁八角形或其它形狀等。
 
  各族人民多就地取材,使用花梨木、核桃木、色木、楸木、榆木、桑木、椿木、松木和桐木制作。貴州威寧板底的月琴,則在面板兩側各開兩條豎向音孔。月琴的裝飾華麗,有的在面板上雕刻出龍、鳳等動、植物圖案或各種鏤空民族圖案花紋,還有的鑲嵌六面閃閃發光的鏡子。有些精品月琴,則在面板上裝飾銀片、銅片,在弦槽和琴尾間繫有一長串響鈴,使月琴成為精美的民間工藝品。月琴有二、三、四弦不等。二弦月琴形制古老,曾以馬尾為弦,粗細各一,音色柔和纖細;四弦月琴,兩弦為一組定同音;三弦月琴是由二弦月琴發展而成的,共鳴箱框板用冬瓜木制,面板使用楸木,背板用核桃木,只流行於四川涼山的越西、甘洛、昭覺、雷波和貴州威寧等地。
 
  「老古理」訴說古老愛情故事
 
  板底鄉關於月琴的民間故事以歌謠或口頭故事(板底人稱為「老古理」)的形式存在著。《月琴謠》是有關於月琴故事的典型之一。從前,板底村有一個彝族小夥看上了鄰家的姑娘,每天只要太陽升起,就看見鄰家姑娘揮動著細細的牧鞭趕著羊群到百草坪山頂去放牧。小夥想把自己的馬兒趕到山上去放牧,可是,阿爸只允許把馬兒趕到山谷去放牧。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終於有一天,鄰家姑娘家門前插上的竹子門燃起了火盆,鄰家姑娘要出嫁了,趕來祝賀的人多到一個挨著一個。小夥傷心了,只能獨自把月琴對著白白的月亮,一夜一夜地彈。娶不到自己心愛的姑娘,小夥只能希望喜歡的人兒能過上幸福的日子,於是小夥獨自言語叫鄰家姑娘不要害怕,不要悲傷,阿爸告訴了他山那邊鄰家姑娘要嫁的人騎馬像飛一樣,寨門有三道三,阿媽告訴他山那邊鄰家姑娘要嫁的人家住碉樓,家族勢力有99寨人那麼大。
 
  過去,在板底鄉,彝族兒女的婚姻是由父母包辦,父母不同意的兩情相悅都只是一廂情願,所以即使互相認識彼此喜歡談情說愛,也大多在父母的意旨下灰飛烟滅。板底鄉的《月琴謠》栩栩如生地講述了過去彝族的婚姻情况,父母的意旨致使許許多多彼此喜歡的彝族青年男女不能在一起,於是有了一個個凄慘卻唯美的愛情故事。
 
  琴形似月 聲如琴
 
  月琴是板底彝族的主要傳統樂器,在板底彝寨十分盛行。因琴形似月、聲如琴而得名月琴,彈奏時,左手撫琴,右手執撥片彈奏,音色清脆,既可獨奏,也可合奏或伴奏作為民間歌舞的主要伴奏樂器。演奏月琴時,將琴斜抱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執撥片彈撥琴弦發音。撥片用竹片、牛角片或骨片制成。彈奏不拘形式,一般在節慶日或月圓之夜演奏,由於它音色清脆悅耳,節奏鮮明,輕輕彈動,有如絲絲細雨;急促撥弄,猶如萬馬奔騰。因此彝族群眾把月琴當做歌頌美好生活的樂具,是喜慶節日不可或缺的表演項目。
 
  月琴樂曲豐富多彩,各民族、各地區又有所不同。板底鄉月琴調子數不勝數,如今還活躍在民間的調子主要有《阿西里西》、《撒麻舞(彝語音譯:莫詩詩)》、《板底風俗調》系列、《柳樹灣小曲》、《秋收忙》、《愉快的生活》等。這些調子完全來源於生活,由彈奏月琴的人即興創作,沒有固定的曲譜,只是高興的時候完全跟著自己的感覺彈一段歡快的旋律,憂傷的時候,彈一曲傷感的旋律,因此,許多或優美動聽,或傷感悲切的月琴曲并不是出自音樂大師之手,而是民間琴手的內心真實感受之作。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