妝靨,亦叫面靨,是古代婦女施於兩側酒窩處的一種妝飾。唐代女子喜歡在自己面上敷粉,在頰邊畫二新月樣子或錢樣,名「妝靨」。有的更在嘴角酒窩間加二小點胭脂,或用金箔剪刻成花紋貼在額上或兩眉。這樣金箔花紋叫「金鈿」,若用在兩頰的,也稱「靨鈿」。妝靨的具體形狀,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黃豆般的兩顆圓點。盛唐以后,面靨的範圍有所擴大,式樣也更加豐富:有的形如錢幣,稱為「錢點」;有的狀如杏桃,稱為「杏靨」。講究的在原來面靨的周圍,還飾以各種花卉,俗稱「花靨」。傳說妝靨源自漢朝(或漢朝稍前)。妃嬪們須依次侍奉天子,但有的妃嬪遇到月事不能侍奉,羞於講出緣由,便在嘴角描上紅點,稱為點痣,也叫點「的」。女史見到之后自會作出合理安排,漸漸地,紅點的實際功用消失了,藝術價值倒是被女人們充分挖掘,加以繼承,發展成為妝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