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创业者安楠:香港你为什么不再快一点?

2014-09-01
来源:人物

 

  创业者安楠

  原标题:创业者安楠:香港你为什么不再快一点?

  文|刘鹏 编辑|张薇 摄影|林振东

  5月中旬,安楠先生从佛山赶回香港的时候,一则黄色等级的雷暴警告刚刚过去。尽管预期中的暴雨并未如约压境,仍然让暴露在这座城市的行人感到了明显的紧张。

  从佛山坐汽车沿着广东省内的沿江高速和香港一端的西部通道返程,安楠透过车窗,认真地数着深港两个城市机场的起落架次。密度几乎一样。

  他有点为香港着急。“目前领先深圳的,恐怕也只是这边多是国际航线,飞机比那边大一些而已了。”而香港人还在持续争论该不该修第三条跑道。

  此去佛山,凭借大学期间获得的各类辩论赛奖项,他作为评委,参加了一场陆港两地中学生之间的辩论赛。辩题是“香港高校是否应该继续招收内地生?”而这样的问题,在安楠赴港求学的年代,根本不值一辩。

  2002年,作为第五届赴港接受本科教育的内地生,19岁的安楠进入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那一年,8000人的校园里,和安楠有着共同身份标识的学生不超过40个。“当时的确很孤独,却也逼迫着我们尽快地去和香港社会融合。”借助于生长在深圳的语言优势,安楠并没有明显地感受到与这座城市磨合期中所产生的不适应。

  安楠发现,一位香港舍友在内地人“怎么可以这样的刻苦”的压力下,每天睡得越来越晚,读书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是安楠第一次感受到港人对内地人的恐惧。

  “即使没有那么直接的竞争关系,他们还是将我们视为一个巨大的压力。”安楠说。在他眼中,那毕竟还是一个大家都对对方保持着好奇心,期待感和接触欲望的陆港关系年代。“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内地生是十分抢手的资源。”

  唯一的不快,是在一次小组作业中,同组的一位港生抱怨安楠贡献不够,想要将他踢出小组。安楠找到了当时项目负责人投诉。这位来自内地的教授给安楠提供了这样的解释:“香港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塑造了香港人比较狭隘的心胸。”

  安楠并不完全接受这样的解释,但他相信港人焦虑的来源就是,“优越感受到了直接的冲击。”“你原来看不起的角色,发展到让你刮目相看,并构成直接竞争的时候,任何人恐怕都受不了。”

  大学毕业后,安楠无所事事地在家中等了整整5个月的工作签证。香港电台看中了他大学期间辩论赛上出众的口才和能力,却受限于香港电台的招聘属于公务员编制,只能招收香港永久居民。于是,香港电台和香港入境处这两个“死板的”政府部门,统统陷入程序上的尴尬。

  “一个要全职工作合同才能发签证,一个却不能违规招收非本港永久居民”,安楠开始了对香港“教条繁琐的程序正义”的怀疑。最终以“非公务员合约工的形式”入职之后,安楠仍没化解这样的抱怨:“这当然是一个成熟社会的标志,可是太牺牲办事效率了。”

  速度崇拜和从小对大国崛起模式耳濡目染,让他对很多“香港模式”都保持着怀疑。

  “我很奇怪,高铁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修呢?”安楠从家中的窗台上俯瞰广深港高铁的地基从楼下穿过,被挖开,然后又被填上。

  他和香港女友争论这样的话题,往往不欢而散。“她会觉得高铁带来的好处并不必要,她自豪的是香港在讨论‘高铁问题’时表现出的制度优越性。可是让我为香港着急的,不光是香港因为‘慢’而带来的‘被边缘化’,而是他们竟然觉得这种‘慢’是他们的优势,太可怕了。”

  这样的结论继续困扰着辞职创业后的安楠。他没有预料到,在一个人均智能手机持有数超过两部的城市,他的公司生产的智能社区手机APP,竟会常常遇到产品推广上的障碍。法团的审核,地区议会的讨论,在他看来,都是在无谓地拖慢一个好项目的投入与启动。“一定要所有人say yes,他才敢做,这其实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而香港的“慢”和程序的“繁琐”却为安楠提供了一个信奉优质优价理念的市场。在他最近刚刚谈妥的一个项目的谈判初期,借托朋友的关系,他头两次去面见合作对象的经历都令他失望,对方总是姗姗来迟态度冷淡。直到有一天安楠将具体的产品介绍发给这个人,“第二天就收到他的whatsapp:能不能去你公司看看?在这里,产品好就是根本。”

  后来他拿着同样的产品去和一个深圳地产商寻求合作的时候,对方的第一个问题就让他不知所措:“你的产品进到我的社区,是你付我钱,还是我付你钱?”这位地产商人说这个东西无论多好,他们都不需要,因为“太麻烦,而且不需要做得那么好”。

  内地的“快”,也不全然是优势。他的公司分别在深港设了分公司,深圳一端的研发往往只能交给他一个“屎一样”的半成品,“要是没有香港这边的设计和质量监管,那就是‘一坨屎’。”

  内地有“效率”,香港有“踏实”。他在自家装修的时候做了实验,深圳买东西,香港人工安装。一年后,人工部分仍然精致牢固,东西本身却“该坏的坏,该漏的漏”了。

  尽管和如今大多数香港人的内心恐惧点并不合拍,安楠却有着明确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每当在国外旅行时被问及身份,他都会说:“I am from Hong Kong.”而不是“I am Chinese.”

  不过,让他纠结的是“两地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的速度和效率差异”。“我不会站在内地人的角度去说‘很自豪’,而更多地会站在香港人的角度上说‘很悲哀’。内地发展这么快,香港你为什么不再快一点?”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