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癡傾力保育 村民全力支持 大浪村開闢螢火蟲樂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蟲癡傾力保育 村民全力支持 大浪村開闢螢火蟲樂土

2016-04-28
来源:香港商報

  邊褐端黑螢將會在復育區放飛。

  【香港商報網訊】6年前,醉心研究螢火蟲的麥肇峰(Mark),在新界東北某條村落拯救了30隻邊褐端黑螢,如今牠們已繁衍至第6代,現存數目逾千隻,惟將牠們放飛回適合的生態環境十分困難,因土地常處於「不穩定狀態」,隨時給賣掉或受破壞。但今年牠們有機會返回野外,早在大嶼山芝麻灣半島南面的大浪村設立螢火蟲館的麥,在當地村民全力支持下,計劃在村內近山谷一片土地設立「復育區」,預期8、9月出現適合螢火蟲生存的濕地。在香港高度城市發展環境下,該片土地或許將成為螢火蟲最後的樂土。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2010年設螢火蟲館

  Mark於2010年在大浪村設立螢火蟲館,自此成為館長。大浪村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是絕少踏足的地方,因前往交通十分不便,長洲、梅窩及坪洲有橫水渡到芝麻灣碼頭,但由碼頭到村要步行1小時,而由村通往嶼南路要走兩三小時,由於路途遙遠,村民會從長洲搭乘街渡往大浪灣小碼頭,由小碼頭到大浪村,步程10分鐘。

  就是交通這麼不方便,限制了大浪村的發展,迄今仍是20多條無水村之一。Mark說,大浪村有天時、地利和人和,才令他花盡時間、精力和金錢,在村內租村屋設館,展開螢火蟲的保育、教育和研究工作。

  環境獨特沒有光害

  他指大浪村的環境好獨特,「成個山谷水匯集處,水沒有污染,有豐富礦物質,那裏形成濕地,有螺、蝸牛,是螢火蟲的食物,山頭樹林茂密,沒有什麼光害,螢火蟲的繁殖率可高些。」而村的氛圍好適合研究,十分寧靜,常住村民只有4人,「佢哋好易話為」!當地村民亦於2009年發現相信是香港的新品種螢火蟲「雌光螢」,由發現、研究到確定是一段漫長時間,但這促使Mark在那裏保育和研究螢火蟲的決心。

  自設館以來,除了前年花年多時間維修村屋外,來探訪的市民近5000人,有小至幼稚園生,最年長者有70多歲。Mark亦參加過好幾屆的北區花鳥蟲魚展覽,展示過成百上千的螢火蟲,讓市民增加對牠的認識。縱然他認同市民開始關心這種獨特的昆蟲,但他指螢火蟲的生存環境愈來愈差,「在遠離人煙,好偏僻的地方,還有不少,但像大埔滘這類市民易到的郊區,08年時還見到有79隻螢火蟲,今年只有約10隻。」

  與日本專家結師徒

  最近的沙螺洞油菜花田事件亦令他好憂心,「油菜花是外來物種,會破壞原棲地的生態系統,螢火蟲將首當其衝;他們種植的方法亦好殲滅性,舊年我去看過他們怎做,將草剷光,燒盡,才落種。」前年9月,Mark看到沙螺洞有45至55隻螢火蟲,去年同期跌了些少,在30至35隻之間,今年5月是螢火蟲季節,到時就真切了解受到多少影響。

  Mark是於2008年開始關注和研究螢火蟲,當年他在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後,到過日本浪遊,在九州遇上影響他日後人生發展的中村光男,中村是研究和保育螢火蟲的專家,是全國螢火蟲研究協會(日本)會長,「他由螢火蟲沒什麼人關心,到開始多人注意,有些少希望,至政府資助,有了前景,到現在有成果,歷程達50年。」兩人結緣成為師徒,他深受老師鍥而不捨關注螢火蟲的精神感動,所以他辭掉了政府漁護署的工作,全身投入保育螢火蟲,「我要將老師的精神宣揚開去,貼埋大床都無所謂!」

  救30隻邊褐端黑螢

  螢火蟲的保育在香港十分困難,Mark坦言好多人說他這樣做「很傻」,現在亦負債纍纍,他覺得這是一種使命,「香港沒有人像我這樣保育螢火蟲,不是待在研究室,就是通山走,朋友也少見。」如2010年在新界東北某村落,因要起豪宅,影響當地邊褐端黑螢的生存,他拼命的救回30隻,在雌雄配對人工繁殖下已到了第6代,整個家族成員逾千 …們的未來新居:大浪村螢火蟲復育區,會是一處安樂土,「村民願意去保留螢火蟲物種,不會有什麼不利生態的發展,山谷下那片復育區不做任何開墾,只會清除雜草如微甘菊,及疏通水流使之成為濕地,亦會監管,不被人為騷擾。」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