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錦貴:要取回喪失的權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访

莫錦貴:要取回喪失的權益

2014-10-16
来源:香港商报

  莫錦貴指政府冷落原居民,現時舊鄉會拆遷後,要自籌經費建設新大樓,實為不公平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駿報道:沙田新市鎮發展至今,市民居住環境漸已完善,而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則表示,舊區鄉村村屋原居民居住環境改善仍然不盡人意,一方面是部分原居民思想仍然停留在上世紀,居安而不思危,乃至其權益被削減才如夢方醒,令捍衛權益極其艱難;另一方面,現時政府對舊區鄉村投放資源少,鄉村環境改善緩慢。莫錦貴坦言,鄉委會現時和未來的工作,都將長期為原居民爭取喪失的權益。

  兩種極端思想所致

  莫錦貴表示,沙田鄉委會轄區有48條村,舊區鄉村歷史太長,積累問題多,環境改善難度較大,鄉委會解決了這個村的問題,未必解決到下一條村的問題,所以,向政府爭取權益工作是長期的。反思新界(原居民)權益被削減,有兩種極端思想所致,一類是思想仍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時期,自以為大,在村中怎樣都沒問題;另一類卻是不鍾意鬥爭,如果你不踏我頭上我就不會同你對抗,能忍就忍,兩種極端思想都令原居民權益被削減。

  兩萬餘原居民欠主動

  莫錦貴分析指出,新界人(原居民)不與時俱進,但社會不斷向前發展,60年代,沙田只有3萬至4萬人,政府能夠顧及到2萬多原居民權益,但現時,沙田成為新市鎮,人口增至60萬,政府要兼顧各方面的利益,現時有2萬餘人的沙田原居民不去主動爭取,就會被政府、社會冷落,以致得不到公平的待遇,例如,原居民以前不用交差餉,其因是鄉村沒有路燈及其他市政設施,政府自然無意收取原居民差餉,當年,免差餉並非是原居民特權,但現時政府僅投入部分資源,設路燈,便要原居民與公屋(廉租屋)等社區住戶一樣交差餉,但鄉村卻沒有得到如公屋擁有社區會堂、遊樂場及圖書館等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設施,而鄉村的鄉委會(社區會堂功能)乃至新界鄉議局大樓都是鄉紳尋地、出資興建。

  政府對鄉村投資源少

  莫錦貴續指,政府對舊區鄉村投放資源少,原居民權益被侵佔時時發生,例如當年政府收地時,口頭承諾村屋前預留停車位予原居民使用,但隨□城鄉融合,大量私家車停放於村屋空地,政府隨之將空場設泊車收費表,允許私車家泊車,卻變相地將政府承諾原居民享有的停車位充公。政府對鄉村投放資源不足,鄉村生活環境改善緩慢,例如,沙田48條村有鹹水沖廁不到兩成,以政府投放資源,水務署不知要到若干年才能完成48條村鹹水沖廁改造。交通方面,沙田村路幾乎都是爛泥路,反觀,政府興建公屋落成前,道路、停車場、社區會堂及遊樂場等各項設施齊全。

  鄉會工作困難甚耗時

  談到鄉委會工作所面臨的困難時,莫錦貴表示,政府許多政策已過時,工作指引僵化,所以,鄉委會要用很多時間向政府各部門反映不公平事務,例如,建村路、停車場等多項工作,相信一些事情再做多10年都未必能夠爭取得到,但只要在位一天都要爭取去做。

  最自豪爭取T3公路經大圍

  大圍村是沙田最老的圍村之一,莫錦貴在該村出生,生活成長。他憶述,印象最深的是孩提時,游水、爬樹及四圍玩,一毫子睇電視。家中有8個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五,做街市工的父母沒有特別關照,他由村中小學讀到城裏中學,尚未讀完中學便開始出外白天打工,晚上讀夜校。上世紀80年代踏入鄉委會工作,90年代選為村代表,1998年至2003年前落選村代表。之後,反思深入村民事務,2003年後再次選為村代表,再入鄉委會由副主席扶正做主席,於2009年獲特區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BBS,工作中最有成就是與村民爭取到T3公路(青山公路沙田主幹道公路)經大圍。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