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郊『悠』蹤」展 城鄉保育共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鄉郊『悠』蹤」展 城鄉保育共生

2024-02-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政府於2018年預留10億元開展鄉郊保育,並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鄉郊辦,環境及生態局轄下部門),其中5億元透過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計劃)讓本地非牟利機構和村民互動協作,在鄉郊地區(大嶼山除外)推展多元及創新的保育活動或計劃上提供財政援助,資助計劃迄今已用款近半,批出44個項目。鄉郊辦就部分涉及項目,舉辦「鄉郊『悠』蹤」巡迴展覽,向市民介紹這些鄉郊美景,以及如何透過不同保育方法,令偏遠鄉郊變得更美好,人與自然可以共融,城鄉可以共生。

IMG_2213(1).jpg

鄉郊辦總監鄧文彬指保育鄉郊由振興荔枝窩作起點。記者 鄭玉君攝

 呈現村落建築美學及體驗耕作文化

 第一回展覽早前(2月20至25日)於荃灣愉景新城已順利完結,第二回展覽由2月27至3月3日在荷里活廣場一樓明星廣場舉行。展覽糅合了走馬燈傳統藝術設計元素,一幕一幕立體地呈現鄉郊復興及生態保育的故事。展覽設有五個展區(見表),分別為展示鄉郊景致的「悠遊.鄉郊」區;呈現村落建築美學的「傳統.築動」區;體驗耕作文化的「復耕.農樂」區;認識香港動物故事的「生物.多樣」區;以及探索濕地鳥類的「保育.生態」區。在展覽中,可觀看建築模型,參與生動有趣的虛擬實境遊戲及親子遊戲。

 鄉郊辦總監鄧文彬在開幕當天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當時保育鄉郊是新概念,要普羅大眾明白不容易,鄉郊亦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要與持份者一齊做才有成果,但要他們明白並不容易,而得到全部持份者同意也無可能,幸經過大量溝通、交流,保育項目得到大多數人的共識。這次展覽是鄉郊辦成立以來最大型的公眾展覽,選擇在市區舉行,是希望可以將部門的工作情況及理念滲入社區,令更多公眾認識及關注鄉郊保育。

IMG_2224(1).jpg

展覽設照相區「打卡」。

 鄉郊辦為「撻火人」冀大家持續投入

 香港目前有75%是鄉郊地方,鄧文彬指部門保育的是偏遠鄉郊,其定義是公共交通能到達但要步行500米以上的鄉郊地方(納入了92條村落)。有不少人士要求他們建馬路改善鄉郊交通,他強調一定不會起馬路,因為建馬路意味那是發展區,有違保育鄉郊的宗旨,「我們去偏遠鄉郊工作,要長途跋涉,交通確實是有困難,運送物資轉接又昂貴,如在荔枝窩興建廁所,要水路運送,幫工人申請沙頭角禁區紙。」但事情總是有雙刃劍,交通不便令地區保持寧靜。

 鄧文彬謂鄉郊辦的角色是「撻火人」,保育那團火如何不熄滅不是靠政府長期資助,而是村民及社會人士的持續投入,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往吉澳及荔枝窩水上巴士,最初由鄉郊辦撥款資助試行,計劃完結後,經營單位認為可以繼續,便自行營運。他指「不撻火,永遠唔到」,會不會熄滅又有很多因素,期望市民及相關持份者多加支持他們的工作。(記者 鄭玉君)

  頂圖:「鄉郊『悠』蹤」巡迴展覽移師至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舉行。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