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仔村民冀古道明珠重光-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田夫仔村民冀古道明珠重光

2024-01-17
来源:香港商報

 位處元荃古道中段的田夫仔,昔年是往來元朗及荃灣兩地的交通樞紐,曾有墟市,晚清時一度住了千人。隨着上世紀20年代青山公路出現,其要道角色漸減,及後六七十年代種植及畜牧不能維生,香港亦進入工業時代,在山上的田夫仔又交通不便,村民逐步遷走,目前常住人口只有約五人。村民十分期望重振村落,已向當局申請將已停用的田夫村公立學校改成村公所,亦計劃集資重修祠堂,未來會舉辦更多凝聚村民的活動,令原是古道明珠的村落重現光芒。

3.jpg

 田夫仔村位置示意圖

6.JPG

 田夫村公立學校殺校四十年,村民已申請將之改成村公所。

 蔡姓古村近四百年歷史

 對於市民而言,田夫仔最負盛名應在行山界,它是麥理浩徑第九段及第十段的終點及起點,對於近世村民來說,六十年前它還是一條有近百人居住的村落,更是一條蔡姓古村,歷史近四百年。上任村長十個月的蔡搌輝,是田夫仔蔡氏第十一代子孫。他說,田夫仔村有三百九十多年歷史,開山祖為蔡聯友,明末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李自成內亂時攜同父親、妻子及大兒子,從東莞樟木頭官倉落戶田夫仔,至今繁衍至第十二代。族人可按字輩命名並以之分尊卑,「始祖菽度堅朝官史達聯 正宗彝紀秩 振興佳美傳 高明常眷佑 博厚永祺全」,這首字輩詩還有多句,蔡搌輝說聯友祖是第一代,到他第十一代是傳字輩。另據族譜所記,田夫仔村原名為田富村,緣何有變,村中長輩謂是用客家話跟本地人溝通時,廣東話演繹所致,但又為何多了一個「仔」字,料想是希望多子緣故。

4.JPG

 族譜記載,田夫仔村原稱田富村(見紅圈)。

 蔡搌輝引述家族長輩及村中父老所言,村落百多年前曾經很繁盛,據聞有三間武館、幾間豆腐廠,亦有酒廠,其阿爺更在村對面山頭爛頭洋釀酒自用,若有剩餘會拿去荃灣賣,「在元朗同荃灣的中間點,必經之路,自然成為墟鎮,高峰時有成千人住」。人多自然感到地方不夠用,在1898年前,分支往別處,現時八鄉大窩村及石湖塘的蔡氏都是源自田夫仔,水流田有部分蔡姓亦來自田夫仔,另外荃灣老圍部分蔡氏,是五十年代因交通問題搬來。五條村都是客家村,現年68歲的第九代子孫蔡雲邦說大家有年度聚會,往青衣回歸徑山頂拜祭聯友祖之母,他十二三歲時,仍有很多子孫出席,有幾百人之多,但人數已隨着時日減少,前年只有十多廿人。他又說小時候村裏仍有80多人居住,後來走得七七八八。

2.JPG

 (左起)前村長蔡龍威、父老蔡雲邦及現任村長蔡搌輝,三人都希望重振村落,背後的祠堂計劃集資重修。記者 鄭玉君 攝

 不過,去年7月2日,申建十多年的牌樓終於落成開光,三百多名本村及分支村落子孫與友好人士出席,這是該村近年人氣最盛的活動,令常年沉寂的古村一下子熱鬧起來。牌坊對聯曰:「田園埔地山環水抱毓靈秀夫仔勤耕功高道遠永長存」,顯示村落環境及村民美好一面。

5.jpg

 去年7月2日牌坊開光,田夫仔村及其分支村落與其他村落的代表合照留念。蔡搌輝提供圖片

 常住人口僅剩五人

 與好山好水的家園分離是迫不得已之事,因為大家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工作、上學,就算留下的村民,也大多為政府漁農部門工作(就近是大欖郊野公園)。記者在上月中寒流襲港時到訪田夫仔村,由屯門站經大棠到田夫仔,花了40分鐘才抵達。進入大棠郊野公園後,駛經的都是建水塘時的林道,路途九曲十三彎,有點暈頭轉向。田夫仔村位於二百米高的山地,較山下寒冷,入口有幾個,進入後,發現地方很大,屋舍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並且分了幾個區域,不少屋的周圍都種了蔬果,村中亦有全港最大的戶外野戰場地,而不可想像的是大欖隧道在村的地底通過。前村長蔡龍威(第九代子孫)說,原本有78間屋,現在只剩下11間,最年青那間是70年代興建。長住村民大約有五人,假期回來的有十多人,過時過節又增十多人。

1.JPG

 蔡天送是幾個長住村民之一,用上塘天然水耕作。

 長住人士中,有第九代子孫蔡天送。78歲的蔡天送80年代往瑞典工作過幾年,之後回港在酒店工作至2004年酒店解散,此後他就回歸家鄉長住,雖然在葵涌有屋,但在田夫仔一周最少住上五天,主力打理耕地,過上田園生活。蔡雲邦成年後往外邊謀生,雖不是長住,但不時回來,因為幾個哥哥都往外國謀生,他留港主力照顧父母。父母百年後仍在假期回來打理祖居。

 至今仍無自來水供應

 蔡搌輝說,偏遠的田夫仔村至今仍是一條「無水村」,即是沒有自來水供應,靠兩三公里外的集水點上塘通過接駁管輸水入村,但那地點是元荃古道的匯合點,很多行山人士經過,有些人會落去洗腳洗臉,政府化驗顯示那裏有大腸桿菌,村民只好煲滾水才飲用。管道有時會被枝葉等物阻塞,最大問題是天旱斷水,去年政府便運送十幾箱水(每箱一噸水),花費十多萬元(每箱約萬元)解決水源不足問題,他說已申請自來水供應十多年,希望政府回應村民訴求。(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