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貔貅紮作期締世界紀錄-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巨型貔貅紮作期締世界紀錄

2023-12-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客家傳統文化舞貔貅已走向式微,但近年一些有心人極力推廣,希望它重獲世人關注,下月5日至7日在文化中心將有大型展覽,介紹貔貅文化,當中會展出估計是世界紀錄的展品──「世界最大的貔貅紮作」,這件巨型紮作有一個半成年男子的高度,由紮作界初生之犢聯同一班中學生共同製作,展現貔貅既威猛又可愛一面。 

IMG_5364(1).jpg

 這件巨型貔貅紮作正向世界紀錄協會提出認證,申請人是位於東涌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該校一批初中生參與紮作的早期階段,而主力紮作人是年僅21歲的林運義,他是該校舊生,亦是鷹鶴國術總會(下稱:總會)主席陳漢傑弟子。總會近年積極推廣舞貔貅,2022年曾舉辦全港貔貅展覽及工作坊,2024年1月初的貔貅展覽是第二次,規模更大。為令這次展覽更上層樓,除了貔貅舞專題研學,亦介紹龍獅麒麟文化。貔貅方面,更有新點子,紮作世界最大的貔貅作展品。陳漢傑強調這並非噱頭,目的是希望多些人參與,融入社區,包括一班徒弟、學生,大家製作時會很開心。此外,相信市民會被這件巨物吸引,從而增加對貔貅的興趣及認識。陳是申請世界紀錄的代辦人,亦是製作監督。

IMG_5430(1).jpg

 紮作四階段花數月完成

 巨型貔貅高2.5米,闊2.2米,由9月開始製作,經歷紮作的三個階段:「紮」、「撲」、「寫」,到聖誕前終可進行第四個階段:「裝」。簡言之,「紮」是指用竹紮出貔貅的竹架;「撲」是將紗紙及紗布逐塊鋪落竹架;「寫」是在製品上色、繪畫、寫字;「裝」是最後階段,將分為兩邊的貔貅合而為一,裝上角、耳仔、眼眉、毛髮(蒙古仔毛)。

 四個階段中,記者觀摩了三個,直接說林運義就是貔貅製作者,沒有他,世界紀錄的門檻進不了。原來他小時在家鄉汕尾玩海陸豐麒麟,到10歲時開始有興趣研究怎樣紮作,一兩年後已做到像麒麟模樣的紙紮,但說到成功紮作似模似樣的麒麟頭,要到十五六歲時。他說這種技藝全是自學,但有偷師,在網上、龍獅愛好者群組、武館等看圖相及實物如獅頭,了解那些竹的結構怎樣來怎樣去,不斷摸索加上實戰,手藝漸漸成熟。他自覺自己在紮作方面有天分,但最關鍵的是有熱情和興趣,才可持續下去。去年總會首辦貔貅展,他被委以重任,紮作三隻貔貅供展出,師傅(陳漢傑)更特別安排他往廣州培訓一星期,結果紮作成品不俗,既漂亮又威武。

IMG_7140(1).jpg

 計算比例尺寸要精準

 今次的貔貅紮作是希望締造世界紀錄,十分巨型,在比例上,林運義根據正常貔貅底框來計算,將之放大20倍,然後規劃眼、耳、口、鼻的位置,他說這隻大貔貅不難做,但計算尺寸要很準確,因為差少少可以令眼睛不好看,鼻會太長,他就是弄錯了眼睛的比例,幸好可及時退回正確位置,單是紮貔貅竹框,斷斷續續做了三個月。在「寫」方面,臉部主色用傳統的紅色,鼻是青色,再配火紋,以展現貔貅威猛之勢,火紋還是多色,有金、黃、綠、橙,較傳統的鮮艷。他說靠靈感設想配色,相信這方面有進步空間,畫功方面也可做得精緻些。

IMG_7166(1).jpg

 學生們主要參與「撲」的工序,主要是將塗了白膠漿的紗紙逐塊逐塊鋪落竹架,令它沒有空隙出現。林運義與陳漢傑現場指導,向他們解釋何謂撲紙及如何做得好,「撲紙就等如人體要有皮膚,否則點樣油黃色上去」,「紙如果好皺,上色後,好似老人家,皺晒皮,所以鋪時要拉行拉直,是基本功」。中二生劉俊傑小心翼翼地將紙鋪落竹架,他說撲紙很難,因不可以弄皺。另一名中二生林苡彤則說好好玩,覺得將乾了的膠水從手中剝下來時很爽快。

IMG_8349(1).jpg

 改用圓眼使貔貅看來不兇猛

 在最後一個階段「裝」,林運義與一些師兄弟試裝貔貅,實際完全裝好是要到展覽場地才可。看到試裝後的貔貅,感覺它沒有之前看過的那麼兇猛,反而有點可愛。林運義說傳統貔貅用尖眼,有些像蛇眼,但近年內地興起做圓眼,他亦做了圓眼,看來確是「cute」。其實有展品更加可愛,就是「貔貅仔」,它也是林首次紮作,相信亦是在港首度公開出現,亦會在展覽中舞一回。陳漢傑說,他師父歐紹永(南鷹爪白鶴派)鍾情舞貔貅,年輕時四處遊歷,知道內地有用類近貔貅手法一人舞小瑞獸,孩童也可以玩,門派徒弟因而得知,有師兄曾紮了一隻給孩子玩。他期望大力推廣貔貅仔,可令孩童不用那麼辛苦,就可以從小學習舞貔貅。(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IMG_8417(1).jpg

  頂圖:巨型貔貅(中)、正常貔貅(左)、貔貅仔(右),全部都可在下月初的展覽看到。後排左五是鷹鶴國術總會主席陳漢傑。 記者 鄭玉君攝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