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棚技藝之演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搭棚技藝之演變

2023-11-03
来源:香港商报

 「戲棚搭建技藝」早於2014年便獲錄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根據項目描述,那是指地方神誕、醮會時舉辦的神功戲的臨時戲棚。它除了可作為神功戲的舞台,也可以作為觀眾、樂師、職員的工作及活動場所。

 「戲棚搭建技藝」的核心技術是「搭棚」技藝。「搭棚」技藝仍然常見於今日香港建築工程,是一種臨時搭建的輔助性設施。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建築工人提供高空工作的站立點和設備承托點。「搭棚」技藝在香港仍然是主流的建築技術,然而它在內地卻因為腳手架技術迭代,近二十年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樓宇外牆的竹棚1.jpg

 樓宇外牆的竹棚。

11.jpg

 10年前還在使用中的舊式竹鋸,現在大多數都換了新式竹鋸。

 鋸鉗為主要工具

 搭建「竹棚」用到的材料很簡單,就只有竹枝、膠/竹篾(隨着膠篾的流行,近二十年都不多見竹篾的使用了)、安全尼龍網和鐵絲(用於拉綁尼龍網)。它需要的工具也不多,主要是搭棚刀、搭棚鋸和小型鉗。搭棚刀是用於裁剪膠篾的長闊度;搭棚鋸則用來裁斷竹枝,而近年來已改用新型的木工鋸;小型鉗則是用來裁剪鐵絲。

 至於手套,原來以前老師傅是沒有佩戴手套的習慣,因為感覺不方便。但是,隨着工業安全意識的加強,現時業內的施工安全準則已列明所有師傅在施工時都應佩戴手套。

左為小型鉗,右為搭棚刀.jpg

 左為小型鉗,右為搭棚刀,後者可折疊。

 預留約1.2米空間站立

 傳統工序一般從浸泡竹篾開始。師傅會在施工前一晚浸泡竹篾,使其稍為軟化和有彈性,然後翌日早上稍稍晾乾。不過,由於現在已改用膠篾,所以這步驟已經不再需要了。

 正式搭建時,師傅通常會從底部開始,環繞建築物外圍搭建竹架(圍棚)。如果是大廈的裝飾工程,師傅還可以在外牆尋找支撐點。但是,如果在建築工地,由於這時候大廈還沒有建起,所以師傅只能尋找「鐵頭」(外露的鋼筋)或自行安裝「鐵仔」(將細型大鐵絲弄成子的形狀勾建築物內部的鋼筋作固定)作為臨時支撐點,把竹棚紮上去,再用竹枝作固定。

 至於紮膠篾的技巧則更為複雜。師傅會以「上下」和「左右」兩種方式交替進行,並在同一個位置重複五次,使膠篾能穩固地紮緊竹枝。而距離方面,師傅會在水泥牆與棚架之間預留約1.1米到1.2米的空間,以便工人在內部站着工作。

WQ.jpg

 港九搭棚同敬會的陳榮安(左)、何耀森(右)兩位師傅。葉德平提供圖片

 港九搭棚同敬會

 「搭棚」看似簡單,但技術含量卻不低。筆者因為調研需要,訪問了港九搭棚同敬會的陳榮安、何耀森兩位師傅。港九搭棚同敬會創建於上世紀初,原為當時廣州搭棚師傅創建的同敬堂。1911年,部分來港的搭棚工人為繼承廣州同敬堂精神,創建了香港同敬堂和新同敬堂,其後演變成今日的港九搭棚同敬會。陳榮安、何耀森兩位師傅日常的會務工作,除了為工人維權外,也要負責技術教學工作,絕對是敬業樂業。

 註:「搭棚工藝」已錄入澳門非遺清單。目前,它不屬於香港首份非遺清單之列,只有「戲棚搭建技藝」列入。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主要教授文化遺產教育與藝術管理課程、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近年專注香港歷史和文化研究,著作頗豐,包括《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