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邨重現燈籠陣-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象山邨重現燈籠陣

2023-10-09
来源:香港商報

  天變地變情不變,荃灣象山邨秀山樓一名居民,難忘小時中秋整座樓居民掛燈籠、玩蠟燭的歡樂,加上對愛妻的承諾,在2015年起,在屬「井字型」的公屋天井拉掛色彩繽紛的傳統紙燈籠,巨型燈籠陣持續多年,惟疫情期間停了兩年(2020年及2022年),今年疫情退卻,這名搞手重出江湖。他表示,初時掛燈籠,人們都很熱情,到現在已冷卻了不少,感嘆社會變得冷漠,跟人有莫大關係。不過其堅持已發生影響,今年九龍愛民邨有井字型樓宇也製作燈籠陣。 

1B3A1806.JPG

象山邨秀山樓天井中秋日至國慶日掛起大批燈籠,恍如回到八九十年代。文錦豪提供圖片

 秀山樓製作燈籠陣的居民很低調,原本不接受訪問,只向記者發了幾張設計圖,以及回覆會於9月29日中秋正日下午5時開始掛燈籠,他事前的製作情況只見於「象山邨燈籠陣」Facebook群組。中秋當天晚上大約7時抵達秀山樓樓下天井,往上望時,已見到很多燈籠懸空掛着,數不清有多少盞。一旁有居民拉着膠箱,內裏有些紙燈籠,這名居民正是搞手,剛剛掛完燈籠。他對記者的親臨訪問沒有拒絕。

1B3A1865.JPG

 不同樓層拉掛串串燈籠。 記者 鄭玉君攝

 堅持多年親手製作

 搞手不厭其煩再解釋掛燈籠原因,2014年中秋節,他與太太晚上回家時,看到頂層有一戶人拉起一串燈籠橫跨天井,太太頓時大讚很漂亮,並拍了很多相,他即時說自己小時都是這樣玩燈籠,並對太太承諾,明年做大型的,掛多些燈籠。於是自2015年起,秀山樓就出現燈籠陣。其實細談下,搞手這份掛燈籠心願已植入心裏多年,對太太的承諾是一個契機,讓他重拾少時情懷。

 象山邨是舊式公共屋邨,於1978年至1979年間入伙,有三座樓宇,包括樂山樓、秀山樓及翠山樓,其中前兩者採用雙塔式設計,每座樓宇均設有兩個天井,開揚通風。年近半百的搞手說,小時過中秋,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欄杆點蠟燭,有些還會拉一串燈籠掛在天井,試想想樓高24層的秀山樓,此刻會是如何壯觀,真的燈火通明。但後來很多小孩都長大了,整座樓宇在中秋日漸漸變得安靜,氣氛相較從前差遠了,只有一兩戶人家堅持掛燈籠、玩蠟燭。

1B3A1902.JPG

有其他居民同樣在門前掛燈籠,何生何太與兒孫與門前燈籠合影。

 重拾失落三十年的情懷

 其中居於中層的何姓一家,就是堅持者。何生與太太自象山邨入伙就搬進來,兒女小時也在欄杆點蠟燭,門前也掛燈籠,兒女大了不玩蠟燭,政府也勸喻不要玩。疫情期間,燈籠陣不出現,何家特別掛多些燈籠,門前整條走廊也有,今年繼續,估計大大小小燈籠有五六十盞。

123.jpg

燈籠陣設計圖,搞手花兩個月時間想出來。 象山邨居民提供圖片

 顯然製作巨型燈籠陣,讓搞手重拾一份已失落三十年的情懷。他說,最初兩年,人們見到燈籠陣都很熱情,包括他太太,之後漸冷卻,所以他會提出這問題:「好多人講香港變得冷漠,但我會反問一句,是社會變得冷漠,定係人令社會變得冷漠?」縱然製作效果只及小時四成,他有能力的話仍會繼續掛下去。

as.jpg

 花盡心思 每年構圖也不同

 事實上,燈籠陣的製作頗花時間及心思,以今年的構圖來說,花了兩個月時間想出來(有設計圖),共用了260盞燈籠,由24樓掛到8樓,從天井底往上看,會看到一格格的構圖,由不同樓層往下望,又有不同圖案,而構圖並不是年年一樣,以往試過有扇、星、旋轉等。製作工具及材料有鉗、漁絲線、夾、燈籠、LED燈,今年花費約900元。搞手強調,事前全是自己準備,但掛時必須有幾名街坊合力做才成事,同時亦要「睇天」,不要下雨,否則紙燈籠毀爛,浪費金錢及心機。他又說,掛燈籠後不會離開屋邨,當有問題出現時,可即時處理。(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381167312__n.jpg

設計者在欄杆貼上數字記號,務求清楚地走線。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