䃟頭村重現百年農家生活-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䃟頭村重現百年農家生活

2023-07-13
来源:香港商報

 鄉郊保育,要保護環境外,還要保存村民的生活和文化,使其「生命力」持續發展,其中挑戰是如何吸引年輕村民回祖村承擔村中的文化傳承。位於大嶼山東澳古道的頭村,去年成立頭村農家生活館,重現這條200多年客家村的昔日面貌,並試行恢復失落的傳統,如製作灰水糭、圓籠年糕和重新種蔥等,冀令古村添新的活力;另外,明年還將舉辦免費工作坊,讓學生學習保育知識。農家生活館項目屬於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

頭村2.jpg

 䃟頭村位置示意圖

 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與頭村村公所、頭村協進會合辦的頭村農家生活館,由科大華南研究中心副教授張兆和負責此項目,記者跟隨他往頭村採訪,由東涌侯王廟步往頭村需時20分鐘,張兆和副教授說古道雖然容易行,但闊度不能行汽車,頭村常住人口多是長者,若有求助,救護員拿着急救器材步入村也不方便,希望政府能擴闊路面。

P1010028.JPG

 老少村民齊參與復興客家圓籠年糕工作坊,互相分享心得。 農家生活館提供圖片

 年輕原居民遷回就業

 頭村兩位村長為謝擎天和何紹基(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謝擎天介紹頭村是雜姓客家村,有姓謝、何、周、汪和鄭等,昔日從事農業為主,高峰期人口400人,現時原居民約有300人,常住人口40至50人。近年因東涌發展,就業機會增加,吸引一些年輕的原居民重回祖屋居住。他說村民300年來都是信奉侯王爺,所以去年5月當農家生活館開始工程時,已恭請東涌侯王廟的侯王爺坐鎮門前。

 製作天然灰水包糭

 農家生活館去年舉辦的復刻灰水糭和圓籠年糕工作坊甚受歡迎,可惜今年6月18日的兩場工作坊因暴雨而臨時取消。導師是原居民謝婉玲,她回憶約七歲時看嫲嫲包糭,做茶粿和圓籠年糕。以前九成村民端午節都包灰水糭,現時均年事已高無力製作,甚至有村民逝世時,家中仍儲存灰水。因八十年代後年輕人皆出城工作,這些傳統技藝便漸漸失落。她不捨祖輩的技藝失傳,於是不斷探索製作方法。她自豪說嫲嫲會製作的,現在她全部也學會了。

20230618_135813.jpg

 原居民後人謝婉玲傳承祖輩技藝,講述灰水糭製作方法。

 謝婉玲解釋灰水的出現與昔日村民以柴火煮食有關,他們利用日久積存的天然灰製造鹼水,鹼水除包糭外,耕種時又用於鉀肥。現代人不是燒柴,所以做灰水糭變得繁複。她用荔枝木燒成大量的灰,然後將灰放在筲箕,篩至只剩下白色灰再壓實它。另外將清香的水翁花葉烚成的熱水慢慢倒落灰上,攝取灰中的鹼水,滴落下面的大盆內。收集淡黃色的鹼水需時兩日,試味道後,便用這些鹼水浸泡糯米,浸一晚後米變黃色就可包糭,餡料是蘇木和紅豆,往時村民「大製作」時會在近村公所的紅磚雙爐灶用大鑊烹煮。

20230618_152119.jpg

 張兆和副教授(右)和謝擎天村長介紹農家生活館名稱的由來。特約記者 梁美儀攝

 農家生活館吸引民眾參觀

 頭村農家生活館由兩間相連屋組成,是姓周的村民借出,農具和家居器物大部分是屋主借展,其餘是村民捐贈和借出。這兩間屋的對聯為「農勤以豐,家和為貴」,「生生不息,活活無窮」,張兆和副教授解釋農家生活館就是取自兩幅對聯首一個字。館內展示村民於不同節慶習俗活動的照片,大電視播放十多套關於村民參與節日和憶述生活事物的微紀錄片。張兆和副教授重點介紹繒棚拗魚的展品,以前村民如何用這古老的捕魚方法,在頭及赤鱲角沿岸經營十多座繒棚捕魚,成為當時村民重要的收入來源。

P1010138.JPG

 去年5月農家生活館展開工程時,已恭請侯王爺坐鎮門前,每天供奉。農家生活館提供圖片

 農家生活館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開放,逢星期一休息。生活館有三個村民做導賞員,其中人稱「伯娘」的導賞員說,生活館去年11月底對外開放以來,吸引經往大澳的遊客和初中學生組團參觀,參觀者反映生活館可加深對頭村歷史的認識。生活館對面的農家體驗坊旁邊,栽種不同種類的蔥,昔日東涌和頭村都是種蔥著名,現時村民嘗試闢田種蔥。頭村生態資源多樣化,存在復耕的條件。(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梁美儀)

 頂圖:農家生活館去年11月底開幕時,學者嘉賓與村民聚首一堂慶祝。 農家生活館提供圖片

[责任编辑:杨眉]